1 / 11
文档名称:

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夜紫儿 2022/6/21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篇一】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学问点总结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可以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汲取水分,根汲取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
2、水分的运输:水分在茎内运输的构造是导管,除茎以外,根和叶脉中也有导管,这些导管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水分运输的管网。
3、导管的作用:导管既能运输水也能运输无机盐。
4、蒸腾作用的概念: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外表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展的。
5、叶片的构造:叶片由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叶肉与叶脉三局部组成


6、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既能张开又能闭合。
7、蒸腾作用的意义:①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②能降低叶片外表温度,避开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③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试验()
2、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行缺少的条件。
3、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4、植物体的组成成分除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主要是有机物。有机物为植物细胞供应能量,并参加构建植物细胞,进而构成各种组织、器官,直至整个植物体。
5、绿色植物既给其他生物供应了构建自身的材料,也给其他生物供应了生命活动的能量。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光合作用汲取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光合作用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3、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①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展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②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承受光照。
二、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的过程:
2、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应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3、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上的应用:①农田适时松土,遇到涝害时准时排水可以使植物的根得到充分的氧气,保证呼吸作用的正常进展。②贮存粮食时,保持枯燥和低温;贮存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可以抑制呼吸作用,延长食物保存时间。
4、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地进展呼吸作用,一旦呼吸作用停顿,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5、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起了重要的作用。



   【篇二】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学问点总结
1、调整物像
显微镜使用过程(每个过程应留意的方法)
①取镜和安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距离试验台边缘10cm处。
②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
③安放装片:把制作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住,让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
④调整焦距: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留意物镜不要遇到标本(此时肯定要看着物镜)。左眼向物镜内观看,同时逆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在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楚。
2、动植物细胞的构造及各构造功能
液泡※、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叶绿体※(打※为植物专有)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