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与时俱进的综合交通规划(1) 一、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实施 1.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9-2020 ) 确定的城市发展目标 2001 年5 月国家批准了上海新的城市总体规划, 到 2020 年, 上海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基本确立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 发挥国际国内两个扇面辐射转换的纽带作用, 进一步促进长江三角洲和长江经济带的共同发展。为了实现城乡一体, 协调发展, 市域城镇、产业布局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共同构筑经济发达、布局合理的城市群, 必须形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框架。 2 .上海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以“三港两路”建设为重点,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 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亚太地区航空枢纽港、现代化信息港和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骨干航道为构架的水、陆、空交通运 2 输系统, 形成衔接国内外, 辐射长江三角洲的快速、便捷的客货运交通运输网络。市域交通以“两网”建设为重点, 加快大容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 形成市域高速公路网, 完善中心城道路网络; 加强对外交通和市内交通的衔接,建设客运枢纽和停车场, 充分发挥交通系统的综合效率; 贯彻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客运交通基本政策,形成以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密切衔接,各种交通工具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3 .交通发展趋势和战略目标市政府 2002 年4 月批准的《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 提出了上海交通发展的战略、目标、任务和措施, 它是推进城市交通发展的纲领。城市交通发展面临四个重大转变,由注重偿还历史欠帐转向适度超前,为城市发展提供保障;由注重数量转向质量与数量并重, 提供高质量, 高水准的交通服务;由注重建设转向建管并举,发挥交通设施的效能;由注重解决城市中心区交通转向市域交通、重视市域交通对外辐射和衔接、优化交通资源配置。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小汽车进入家庭,交通供需规 3 模扩大, 对外交通服务要求提高, 上海迫切需要构筑以人性化、捷运化、信息化和生态化为基本特征的国际大都市的一体化交通, 以优质、高效、整合的运型交通体系, 适应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4 .综合交通规划和战略正在有序实施城市总体规划批准以来,市政府加大了规划实施的力度。以建设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现代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为重点,加快“三港两网”的建设,作为上海联系世界,服务全国的重要载体。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深水港一期工程开始建设, 洋山深水港区、东海大桥、海港新城、现代物流园区、沪芦高速公路等构成的系统工程正在有序开展。浦东国际机场的主体功能正在加强, 吞吐能力得到扩大,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客货运需求,第二期工程正在积极策划。上海铁路枢纽功能加强, 上海南站正在建设, 浦东铁路已列入十五计划。市域高速公路建设全面展开,沪嘉浏、沪青平、同三国道等新线已投入使用。市内交通在实施干道网的基础上, 正在加快中环线等快速道路系统的建设, 外环越江隧道和卢浦大桥已投入使用, 大连路隧道、复兴路隧也将在今明年建成。轨道交通的基本网络正在一条接一条地开工兴建。 4 二、新一轮的城市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增长 1 .上海新一轮城市发展的新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21 世纪的头 20年, 是我国、也是上海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上海八届党代会和十二届人代会提出,根据中央批准的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到 2020 年上海要初步建成国际“四个中心”,向世界城市迈进, 充分发挥经济中心城市配置资源的集聚和辐射作用,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申办成功, 是上海新一轮城市发展的发动机, 上海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将大大加快。为了给上海未来发展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新一轮总体规划批复、实施后, 上海市政府又组织编制和批准了上海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2003 - 2007 ) 。这个规划确定的近期建设目标是:以 2010 年上海举办世博会为动力,加快上海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推动城市能级不断提升,到 201 0 年举办世博会时, 上海要构筑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的框架,形成现代化的六大发展体系框架:(1)构筑国际大都市空间体系,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2) 构筑新 5 型产业体系, 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3) 构筑社会事业体系,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4) 构筑良好生态体系,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5 )构筑都市特色景观体系,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6 )构筑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转贴于论文联盟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根据与长江三角洲城镇协调发展,发展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和生态空间,合理配置资源和优化人口分布等原则,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