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0
文档名称:

中石化油田信息化建设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278KB   页数:1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中石化油田信息化建设规划.doc

上传人:beny00001 2022/6/21 文件大小:27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石化油田信息化建设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word
中国(zhōnɡ ɡuó)石化上游企业
“十一五〞信息(xìnxī)化建设(jiànshè)规划
及2005--2007年实施(shíshī)方案(fāng àn)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
2004 年 sī)上游下辖14个子公司,14个分公司,1个勘探指挥部和1个直属研究机构。截至2003年底,拥有油气探矿权面积109万平方千米,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天然气7864亿立方米(含溶解气),累计产油103399万吨,年生产能力。
2003年共完成二维地震32429千米,三维地震8429平方千米;完成各类探井387口,进尺109万米(不含滚动探井);探井试油298口井,新获工业油气流井180口,%,探井成功率45%。此外,完成滚动探井150口,。,石油可采储量4056万吨;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865亿立方米,新增天然气可采储量377亿立方米。
截止2003年底,共投入开发油田178个,,%。目前井网、,%,已动用局部剩余可采储量为34070万吨,核定年原油生产能力为3811万吨。共有采油井28938口,开井21259口,日产油水平104550吨,,,%,%,%,%。%。共有注水井10681口,开井7608口,日注水平101万立方米。
word
近年来,在集团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总部各有关部门和各上游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信息化建设紧紧围绕中国石化的开展战略目标和核心业务,应用驱动,注重实效,以支持勘探开发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工作逐步标准,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特别是总部对油田系统的信息化工作进展专项工程管理(计算机信息工程)以来,信息化投资力度不断加大,2001年--2004年,信息化方面的直接投资约75000万元,%。在勘探开发方面,通过重点建设,强化应用,信息化推动勘探开发水平不断提高;在综合业务数据库建设方面,通过强化管理,扎实推进,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各油田单位都建立了独立的信息管理机构,根本建成天地一体化〔卫星和光纤〕的网络体系。
勘探开发信息化应用(yìngyòng)现状
石油勘探开发(kāifā)的每次重大突破,都与信息技术的开展(kāizhǎn)和专业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在勘探开发难度逐年加大的情况下,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有力地推动(tuī dòng)了油田勘探开发工作向前开展(kāizhǎn),根本形成了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油藏描述、数值模拟、测井处理解释等领域的计算机专业应用系统。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应用,专业应用软件系统以引进国外的Landmark、OMEGA、CGG、Paradigm、Schlumberger等公司的软件为主流,以自主开发的软件为辅,初步形成了适合中国以陆相沉积盆地为主要勘探开发对象的计算机专业应用系列。
一是地震资料处理解释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地震资料采集向高精度和超多道开展,地震资料的数据量是以前的几十倍,目前,上游企业已有7家单位引进了节点数目不等的微机集群,用于地震资料处理。胜利油田于2002年引进的256节点的集群系统,2003年完成了5000平方千米左右的三维资料、近1000平方千米左右的叠前偏移资料处理。通过多年的努力,勘探开发在总体上根本形成了以大型机、微机群为支撑、以工作站为辅助的地震资料处理系统,拥有叠前属性、多域去噪、波动方程等目前最先进的处理方法,具备了处理各种复杂的地震资料和更大规模连片资料的能力。引进的地震资料处理系统主要有Omega、CGG、Paradigm、Promax、Grisys、Tensor、Geoquest等系统,叠前偏移软件主要有VIEWS、海顿3MIG叠前深度偏移系统和SIRUS软件等,在缩短处理周期的同时,能根本满足常规解释、特殊处理解释和连片资料综合研究的需要,促进了上游企业的稳定和开展。
word
二是引进与开发(kāifā)并重,不断促进勘探开发技术水平的提高。通过引进形成了从盆地整体评价到精细油藏描述的技术系列,包括地震资料目标处理、精细构造解释(jiěshì)、储层预测、油藏描述、剩余油分布量化研究等技术。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强了解决复杂地质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一些单位结合勘探开发的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了有特色的、具有自主产权的软件系统,在勘探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胜利物探院的STseis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