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平安”也疯狂
何禹欣
作为海内外认同度最高的中安回归给中国保险股的估值之争带来什么?
中安,香港交易所代码:2318)的A股IPO,再度创造%和股利分配率为30%的假设,,,,。基于谨慎和乐观情景假设的估值,――即估值区间上下限。
由于平安集团是一家控股公司,一般认为在估值时需要打一定的折扣。对此,一位承销团人士称,平安集团的情况有所不同。普通控股公司只对子公司拥有一定的控制力,因此反映在价格上需要打折;平安集团则对下属保险、信托、证券、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具有完全的控制力,只是出于法律监管的原因,被迫进行分业经营。
其次,作为民营的金融控股公司,平安多元业务的增长本身就是卖点。“平安的故事,在于一个多元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未来的增长将是来自于银行、资产管理等几块。”平安的一位高管称。
在路演中,平安管理层亦反复描绘其未来利润增长的新图景:未来五年内,产寿险仍将是贡献高额增长的主要业务;未来三到十年,银行和投资将成为主要增长来源;未来5年到15年内,消费信贷、私人银行、新型健康险、年金、第三方资产管理/基金和新渠道,将成为增长的基石。
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在路演中表示,平安早在1997年就开始了综合平台的筹划,团队、管理则是从四年前开始准备。目前,平安的投资、银行和保险业务是独立经营的,保险业务主要为其他业务提供客户资源。集团下的银行板块,并非由保险部门兼营,而是聘任具有数十年经验的银行家进行管理。目前平安银行仍是外资银行身份,业务受限;短期内,平安银行将与集团去年收购的深圳市商业银行合并,申请转为内资银行,以在深圳、上海和福建开展业务。
据《财经》记者了解,平安目前还在积极选择银行并购的对象。进入其视野的不仅包括此前传闻的深发展、光大银行,也包括昆明商业银行这样的城商行。这显示了平安急于建立起全国性银行网络的意图。
麦格理金融分析师克里斯艾森(Chris Esson)对《财经》记者表示,相较其他试水混业的企业,平安是先发行者,已初步具备规模。在发行A股后,公司充沛的现金和现有的寿险客户基础,将使之在理财等业务领域占得上风,有一些业务间已可做到交叉销售。瑞银的分析则认为,平安较好的多元化业务,将有助于减轻寿险保费周期性带来的影响。
不过在严格意义上,平安集团本质上仍是一个控股的概念,利用管理优势做不同业务。真正的混业经营,是指在风险控制的原则下实现资源共享,比如商业银行可以用自有资金购买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债券,或是保险公司可以投资于旗下信托公司的信托计划等。但囿于现在的监管要求,这些目前还难获得突破。
对于金融控股、混业经营本身可能带来的风险,未来更不可低估。花旗在1月底对中安控股公司希望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但如此的雄心壮志伴随着不可忽视的执行风险。”
争锋人寿
作为保险业内最具竞争力的公司,中安保险在两个月内接踵登陆A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