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关于教案改革的几点思考.doc

格式:doc   大小:7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教案改革的几点思考.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7/5/17 文件大小: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教案改革的几点思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教案改革的几点思考纯化镇王文完全小学晋克超为期十二天的暑期培训结束了,回顾这几天来的学习历程。有知识上的积累,有思想上的提升。但总的说来,对于教案改革的讨论给我印象最深。我们对传统的的教案形式已经深恶痛绝,教案改革已经成为束缚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传统教案:想说爱你不容易传统意义上的教案形式统一,内容雷同,其弊端归纳如下: 一是重“教”轻“学”。笔者从事教学多年, 参加了各类教案展, 进行了各种教案检查,举办了各种教案评比,同学科的教案总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教案中“怎样教”占了很大比重,有的甚至备成师生的对话,仿佛不是教案而是实录;有的细到教师对学生思维的绝对控制,备到了“灵魂深处”,教师在教案中的主导不容更改,权威不容置疑,而学生则是配角,通篇教案中关于学生的活动只字不提,课堂训练不见踪影,学习方法的指导更是无从谈起, 看着这些教师“付之心血”的教案,我们不仅要问:新理念何在? 二是重“形式”轻“实效”。教学考核沿用多年, 教师对其条条框框熟知于心,为了应付上级领导检查,为了应对学校领导的抽查,为了自己的教案考核不居于人后, 终日拆东墙补西墙,“抄”得整齐划一,“抄”得“多多益善”, 形式上看起来着实叫人感动,但内容却让人不敢恭维。有的学校甚至对教案规定了统一的格式,教师只需要简单的填充。诸如此类,我们不仅还要问:如此备课意欲何为? 三是“教案”与“教学”两张皮。很难想象, 我们的教师花费时间去“备课”,但“备出来”的是否“讲出来”了呢?听听老师们叫苦不迭的声音,看看老师们日常的课堂,翻翻老师们日常的教案,我们就会理解什么是“案”浮于事,备一套,讲一套:没有备的,讲得头头是道;备了的,讲得糊里糊涂。真不知道,如此的恶性循环,备课还有什么功效,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靠什么实现?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岂不是一种奢谈。二、教案革新:敢问路在何方? 因为多年传承和延续, 因为诸多的条条框框在束缚, 笔者深感目前教案中存在的问题确为顽症,若不下重药,不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只能是“带着镣铐跳舞”, 使广大教师继续日复一日的“抄写”重荷。敢问教案改革的路在何方? 1 、改革评价机制,让“指挥棒”不再混淆视听。教案作为一种教学资源, 作为教师的一种基本能力, 理应纳入到教师考核之中, 这毋庸置疑。但怎样去考核, 却需要我们去审视, 去反思, 去改革。“评价”这个指挥棒, 我们应该服从于课改的理念。作为学校, 应该结合实际情况, 不可搞“一刀切”,一切不可为形式而形式。我们的评价重心应该转移到课堂教学的落实上去,转移到提高课堂实际效果上去,不断解放教师沉重的思想负担,解放教师机械的重复,解放教师有限的时间,让他们不再为应付检查而忙忙碌碌,不再为完成任务而抄抄写写。对于教案的评价,我们可以采用集中评价和课堂评价两种形式, 从评价内容上、形式上去改革, 使我们的评价更科学、更公正、更理性。 2 、转变教育思想,让“课改理念”不再游离于边缘。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过程, 教案就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要体现开放和生成,努力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运行体系。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使其有机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成为课堂教学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重点在指导学生如何参与、如何合作、如何实践方面下功夫,把学生当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