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一花一世界,一字一人生.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花一世界,一字一人生.doc

上传人:好用文档 2022/6/21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花一世界,一字一人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花一世界,一字一人生
徐辉杜甫在他的诗歌中用过很多“湿”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兵车行》)、“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林花著雨燕脂湿,一花一世界,一字一人生
徐辉杜甫在他的诗歌中用过很多“湿”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兵车行》)、“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林花著雨燕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曲江对雨》)、“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月夜》)。杜甫诗中频繁地用“湿”字,这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作者有意为之。
一、借“湿”字表达政治理想破灭后的痛苦与失望
纵观杜甫一生,才华横溢而位居下僚,志存高远而终生失意,欲以满腔热忱施展才能,报效国家之际,却碰上天宝六年权奸李林甫玩弄科举,而失去绝好的实现理想、施展抱负的机会。后来虽偶因赋三大礼表而略得小志,却不料随即“安史之乱”爆发,此后一直郁郁不得志,直至客死他乡。
理想一再受挫之后,总感觉自己虽然像只搏击长空的雄鹰,可这只雄鹰的翅膀却被时代的霪雨淋湿而不得展翅高飞。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再如《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湿久飞迟半欲高,萦沙惹草细于毛。”在作者眼中,连雨中落花也因受雨水沾湿而不能自由飘飞,使人顿生怜意。再如《雨峡云行清晓》:“高鸟湿不下,居人门未开。”在作者眼中的鸟,也多是被雨水打湿翅膀而不能凌空高飞的失路英雄的形象。总之,政治理想的破灭,使杜甫深刻感到前途的渺茫,生活的黯淡,心情的沉郁。
二、用“湿”字暗衬对乱世生活的深切感受
杜甫出生入死,漂泊流离,备尝人世艰辛。他看不到人民安宁生活的希望,看不到国家拨乱反正的曙光,心忧不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道出了他深藏心中的隐忧。作者时常对雨尤其是秋雨特别敏感。“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秋雨叹》其三)以霪雨不断,寓主上蔽于谗言而国事凋敝,兼叹自己抱负不得施展。“不愁巴道路,恐湿汉旌旗”(《对雨》)写自己欲由阆州回到梓州,为无休止的大雨所阻,因而想到此时在外淋雨戍守边防的士兵们的辛苦。“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仙衣”(《雨不绝》)则责为雨所阻而不得归的沮丧心情。“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立秋雨院中有作》),却又独立院中,对萧萧秋雨述说心中悲苦,感慨颇多。由上可知,杜甫因雨而愁,感湿而忧在其诗中已成明显印记。而且此类诗中所述之景,所写之情也多给人凄苦、忧伤、压抑之感。
三、从“湿”字看“为人性僻耽佳句”的创作态度
在审美观点上,唐朝主流观点以丰腴肥胖为美,甚至画家画马也不能突破此法。而杜甫却反其道而行之,崇尚瘦硬风格,认为“书贵瘦硬方通神”(《李潮八分小篆歌》);在同时代诗人中,诗人多以描写社会的繁荣景象、个人闲适生活,以及流连山水和归隐生活为题材。而杜诗却淡化这些方面的内容,多以时局、国运、民生等现实内容为题材,虽记一草一木,状一颦一笑也莫不如此。在这方面最有说服力的例子,便是诗中对“湿”字的独到运用。如 “林花著雨燕脂湿”中之“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