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不如“归去”.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不如“归去”.doc

上传人:刘备文库 2022/6/22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不如“归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不如“归去”
高青 定风波(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不如“归去”
高青 定风波(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的这首《定风波》,脍炙人口,历来被视为其一生遭遇、心志、人格的写照。本文要探讨的是其中“归去”二字。
《定风波》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是苏轼被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黄州时期对苏轼而言是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此时的他早已过了不惑之年,也经历了起起伏伏的人生磨难,儒家的兼济之志,道家的天真醇厚,佛家的随缘任运,一起融汇成他独特的人生智慧和诗性精神。这首《定风波》,就是作者智慧和精神的写照。
历来各家评此词,都把重点放在上下半阙的末句上,认为“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也无风雨也无晴”是点睛之笔,是作者坚毅乐观、通达超旷的人生境界的写照。而对于“归去”二字,所论甚少,甚至常忽略不计。叶嘉莹《论苏轼词》在谈及此词时说:
……他所表现的在“穿林打叶”之风雨声中“吟啸徐行”的自我持守的精神,以及“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之超然旷达的关照,则更是将其立身之志意,与超然之襟怀做了泯没无痕的最好的融汇和结合。
张志烈、张晓蕾选注的《苏轼选集》在解释“也无”句时,则直接引注了后来苏轼绍圣四年在海南所做的《独觉》一诗,诗中复用此二句,因为诗体,自然也隐去“归去”二字:“熙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对于“归去”二字的“忽视”,自然与其表面的“易解”不可分。
此词的小序部分已经赋予它极强的纪实性——“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一次出行,一场风雨,一点感悟。因此“归去”二字最简单也最切合词的纪实性的理解就是“从旅途中返回”。上片写突如其来雨和雨中同行的狼狈、自己的坦然;下片写天气放晴,“一阵雨后,春风吹来,山头斜照,天晴了,可以归去了。”(孔凡利、刘尚荣选注《苏轼诗词选》)
当然,这首作品,绝非简单的“纪实”,它是处处蕴含着象征与暗示,处处饱含着人生哲理的。因此,更为大家所接受的解释是,“归去”二字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因此其意义也取“归隐”之说。
陈长明先生在《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中解读说:
如何得到政治上“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是“归去”!这个词汇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取来,照应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在江湖上,即使是烟雨迷蒙,也比宦途的风风雨雨好多了。
词的上半片“谁怕”二字耐人寻味。“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显然,这里是象征性的表现手法,作者早已将自然界的风雨化为了生活中的风雨和仕途中的挫折了。而面对这些风雨,他是那样坦然自若,那样悠然洒脱。你几乎可以看到他在风雨中闲庭信步,且行且歌的样子,可以感受到他面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