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任务评价——李鸿章.doc

格式:doc   大小:10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近现代史任务评价——李鸿章.doc

上传人:88jmni97 2017/5/17 文件大小:10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近现代史任务评价——李鸿章.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生不逢时的名臣——李鸿章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数学类 105012013004 杨裔秋摘要: 李鸿章, 晚清名臣, 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安徽合肥人, 世人多尊称李中堂。曾国藩的弟子,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 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 授文华殿大学士, 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 30 多个不平等条约。在世界上有很高的赞誉。关键词: 李鸿章曾国藩早年经历湘军幕僚创立淮军洋务重臣建设海军外交事件一早年经历 1823 年(道光 3 年)正月初五日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东乡磨店乡。父亲李文安,母亲李氏,兄弟姐妹八人,李鸿章排行老二,谱名章铜。(1) 1843 年, 李鸿章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时任京官的父亲望子成龙, 函催鸿章入北京, 准备来年顺天府的乡试。鸿章谨遵父命,毅然北上,并作《入都》诗 10 首,以抒发胸怀, 为世所传诵。有“一万年来谁着史, 三千里外欲封侯”一句。他以诗言志,有“遍交海内知名士, 去访京师有道人”之宏愿。由此可见, 李鸿章这个人在他年少的时候志愿远大, 当然, 在日后,李鸿章也成功地一度受到重用,官至两江总督。二湘军幕僚 1844 年( 道光 24年) 应顺天府乡试, 考中 84 名举人, 住京曾国藩宅邸受曾补****教导。 1845 年( 道光 25年) 入京会试, 以年家子身份受业曾国藩门下。(2) 1858 年( 咸丰 8年) 12 月赴江西建昌, 入曾国藩幕府, 负责起草文书。他生活散漫, 晚睡懒起, 曾国藩教训他: “少荃,既入我幕,我有言相告,此处所尚惟一诚字而已。”言讫拂袖而去,李鸿章“为之悚然”。在李鸿章的成长道路上,曾国藩对他的影响无疑是很大的。当然,李鸿章和曾国藩两个人就好比千里马与伯乐, 曾国藩从芸芸众生中发现李鸿章, 并将他培养成了自己事业的接班人。他之所以选中李鸿章, 不外两点: 一是志, 二是才。志气和才华二者同时具备的人是很难得的,所以李鸿章出道不久,就引起了曾国藩的关注。曾国藩的事业是自己打下的, 但却是由李鸿章继承并发扬光大的。没有李鸿章, 曾国藩的势力和影响不会延续到清朝的灭亡, 而没有曾国藩, 李鸿章可能只是个普通幕僚或者是地方小吏, 根本无法脱颖而出。师徒二人互相呼应,相得益彰,把事业推向了巅峰。三组建淮军不得不说,李鸿章在军事方面的才能是极好的。 1862 年(同治元年) ,编成淮勇五营, 李鸿章率 13 营淮军抵达上海,自成一军,称为淮军。 3 月经曾国藩推荐任江苏巡抚, 12月改为实授。(2) 李鸿章受任之初,形势极为严峻。当时上海是全国最大的通商口岸之一, 华洋杂处, 是江南财富集中之地; 淮军抵达时, 正值太平军第二次大举进攻, 能否守住上海并徐图发展, 是摆在李鸿章面前的最大考验。面对这种情况, 李鸿章激励将士说“军贵能战, 待吾破敌慑之”。不久, 淮军果然于当年下半年独立进行了虹桥、北新泾和四江口三次恶战, 2 李鸿章亲临前线指挥,成功守住了上海,让中外人士对淮军刮目相看。在掌握地方实权后, 他在江苏大力扩军,采用西方新式枪炮,俨然乃新式陆军,使淮军在 2 年内由 6000 多人增至六、七万人,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地方武装。四洋务重臣作为洋务运动的领袖,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地位无疑是极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