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南控股海外上市\退市的启示
邢庆圣 摘要:在中小企业热衷于国内创业板和海外上市的背景下,过高的上市维持成本可能是多数中小企业虽未经历但又无法跨越的障碍。中南控股在权衡挂牌成本与收益之后决定退市,这一经验,需要谋求在国内或赴海外财富等复合效应:(1)打开低成本融资通道。上市不仅使企业获得了首次发行直接融资,而且后续的配股、增发、引入战略投资融资更为简捷,上市公司信用度和融资能力迅速被提升,更容易获取成本较低的银行贷款和发行公司债券。(2)提升公司价值。上市的宣传效应将使企业形象大为改善,知名度提升,信誉与竞争力增强,更容易获得社会的信任。(3)规范公司治理结构。随着企业上市,企业变成了受社会关注的公众上市公司,并且由于接受监管当局严格的监管,公司治理会更加规范。(4)快速增加股东财富。企业未上市之前,一般由税务部门或投资人按利润的1―2 倍给予公司估值。而上市后,市场和投资大众对公司估值通常是利润的 5―30 倍,股东财富会得到显著提升。况且,股东还可以在流通市场上自由买卖股票,收回创业投资与回报;如对公司现状不满或急需资金,股东套现、风险资本退出都可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资源的充分流动,对风险投资者进入、收购与兼并,以及增加企业与市场合作机会和开展资本运营提供了便利。此外,公司上市还使员工股份升值,可以激发工作热情,吸纳和留住优秀人才。
(二)海外证券市场的比较优势
企业上市的复合效应极大调动了中小企业的积极性,对那些仍处于融资困境中的中小企业尤其如此。但就我国而言,由于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发育不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不健全,中小企业上市面临许多门槛和障碍。而相对来讲,海外证券市场则便利了许多。主要表现在:
1. 国外股市青睐中资企业。近年来,海外股市特别是周边的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欧美的英国、美国资本市场对我国企业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产业升级出现瓶颈,当地IPO宗数日趋减少,寄希望当地企业和公用事业上市来刺激资本市场获取收益已不现实。反观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是少数保持正向经济增长的强健经济体,一大批中小及民营企业迅速成长,其中,有许多企业已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并初具发展规模,正由家族式向股份制方向转变,上市资源相当丰厚。对此,多家资本市场更加青睐中资企业。以中南控股上市的新加坡交易所为例,该所2002-2007年五年间就吸引了150多家中国企业挂牌,成为继香港外的第二大中资企业海外上市地。目前中资股占了该所上市公司1/3的席位,形成了“龙筹股”板块。2008年以来,伦敦证交所、马来西亚证交所等市场均频频向我国企业伸出橄榄枝,国内中小企业海外上市步伐明显加快。2008年我国中小企业海外上市37家,2009年上半年16家。
2. 海外证券市场上市较为便利。海外市场新股发行审批程序比内地简化,对内地企业有很大吸引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发行上市审批采用形式审核原则的市场来说,其发行程序较为简单,发审时间也相对较短,一般都在半年左右。以香港市场为例,申请公司上市一般6至12个月就可以上市交易。在新加坡上市,从开始聘请中介机构到完成上市一般只需要6至9个月。相比之下,在内地上市,不仅需要1年辅导期,而且中国证监会的审核也需要半年以上。 3. 海外证券市场有再融资优势。再融资门槛低、程序便利是海外证券市场的重要特点。在香港市场,许多公司上市6个月后就增发新股。在新加坡市场,2至4周就可完成配股和增发,再融资没有盈利条件和间隔期的要求,融资额也没有上限。海外市场再融资的高效率,极大地满足了中小企业特别是优质中小企业在融资时效性方面的需求。而在内地市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条件、周期及审核程序严格而繁琐,基本等同于首发。
4. 海外证券市场上市门槛低。海外市场层次较多,创业板上市门槛很低,选择到海外发行上市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相比内地中小板3年盈利要求,香港、新加坡创业板没有盈利要求,企业存续期各为2年和1年,上市门槛相对宽松,因此,一些以往没有盈利记录,但是未来有很好盈利前景的民营企业选择了香港和新加坡市场。
此外,我国政策层面上逐步倾向于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各地方政府也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转向吸引证券投资,通过推动企业海外上市而带动海外资本的投资,并及时出台优惠政策。2003年4月,中国证监会取消了涉及境内权益的海外公司在海外上市的《中国法律无异议函》,对民营企业在海外注册公司然后红筹上市不再审批,只保留对内地公司直接海外上市(H股)的审批,为中小及民营企业海外上市大开方便之门。
四、中小企业海外上市的成本分析
鉴于内地上市审批手续复杂、时间长且不确定性较大,特别是对民营企业的上市申请,监管层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