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小学阶段职业生涯教育问题探究
鄢木秀 摘要:中国职业生涯教育起步较晚,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近几年来,国家和教育部开始重视职业生涯教育,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小学时期职业生涯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处于“盲点”状态。因此应在实乏或偏差。大部分学校也没有按照各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即使有举行社会实践活动,出于安全考虑,只是让学生做简单的参观,而关于职业的主题实践活动不仅次数少,而且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二、加强小学阶段职业生涯教育的对策思考
基础教育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环节,是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不仅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还需要学生家庭及社会各界的密切协作和共同努力。
(一)学校要充分发挥主阵地的作用
,增强职业生涯意识和能力。第一,教师要转变观念。教师要改变过去以升学为目的的教学,改变培养学生的标准,从过去的培养“学习好”或者是“规矩听话”到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在现实的教学中,要对学生的个性进行认真地观察和指导;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帮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特性;配以科学的测评手段,了解孩子的心理、能力倾向,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兴趣分析,从而孕育职业选择的萌芽。第二,各学科任课教师要接受职业生涯教育培训,并把职业生涯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中。第三,要培养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专职职业生涯教育教师。中国的学校和教育部门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和学校要按1∶500的比例配备专职的职业生涯教育教师。在目前现有的条件下,班主任教师在职业生涯教育中要承担更多责任,既要负责在本学科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和承担班级“职业指导员”的职责,还要利用多种资源,拓展和丰富职业生涯教育的途径。
。第一,要在小学学校开设职业生涯教育的有关课程。可以根据各地情况开设公选课或必修课,鼓励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以及未来的从业方向,选择各不相同的课程组合,以满足未来升学和就业的需要,为自己的未来设计一份蓝图。在小学教学大纲应强调通过学校的整体教育活动对小学生进行生活方式的指导,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和职业观。第二,运用专题教学法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各个小学可以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学期为单位,在小学高年级每年确定几个能拓宽学生职业认识的主题,要求学生根据主题选择并设计专题作业。如学校确定了一个主题是环境保护,学生围绕此主题可以选择跟环境有关的内容作为自己的专题如污水处理、森林管理、噪声污染、空气污染、垃圾污染等,在教师指导和家长帮助下,完成专题作业。第三,学校要采取多种方式推进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发展。学校可以利用讲座、板报及知识竞赛等宣传活动,营造职业生涯教育的良好氛围。老师可以制定职业倾向的卡片,从最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职业入手,让学生了解职业,走近职业,提高对社会职业的认识。
。小学职业生涯教育的初衷是打开封闭的校门,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外部劳动世界,培养小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向往。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载体,应当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通过开展以职业体验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小学生提供一些参与实践的机会,对小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开展以职业为主题的学习活动。第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