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元日.doc

格式:doc   大小:4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元日.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7/5/17 文件大小: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元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云阳学校四年级语文指导教学书(编号: 2014 学年第1学期第25号) 课题: 《元日》课型新授主编人: 谭息宝审核人: 洪晓琳【教学目标】 1、道德目标:乐于分享,能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尊重他人,能仔细聆听他人的发言。 2、情智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 4 个生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感情,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教学手段】媒体再现+ 自学+ 讲解【教学过程】过程一修改意见一、走近生活,谈话导入 1 、同学们,听着这喜庆的音乐,你想到了什么?交流。 2、那你们想知道古人是怎么过年的吗?有个叫王安石的人, 他可了不起了, 是个大文学家, 仅仅用了 28 个字就将宋朝老百姓过年的热闹场景写出来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板书《元日》)。“元”是第一、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春节。让我们赶快去看一看吧。二、初读古诗 1 、出示自读要求: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节奏。 2 、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3 、再读古诗,读出停顿和节奏。三、图文结合,读懂“元日”。 1 、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宋朝老百姓在这一天都做了哪些事了吧? 2 、反馈交流 1: 燃爆竹。(板书) (1) 你能来读读这句诗吗?你读懂了什么? ( 师强调:岁,年。例一岁一枯荣。除,去、更换) (2) 孩子们, 你们放过爆竹没有?场面怎样?开心吗?看,( 出示图) 孩子们燃起了爆竹, 他们和你们一样, 多开心啊!听, 耳边到处是“噼噼啪啪”的声音, 到处都洋溢着欢声笑语( 鞭炮声起), 好一派热闹欢乐的场景!让我们把这份欢乐带到朗读中去。(3 )指名读,齐读。 3、反馈交流 2: 这种热闹这份欢乐仍在继续, 他们接下来又做了什么? 饮屠苏(板书) (1 )指名读,理解诗意。(2)看, 家人欢聚一堂, 其乐融融, 喝着新年的第一杯酒, 他们会说些什么呢?(体会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看,春风不仅把温暖的气息送入屠苏酒中,更将这暖暖的春意送进了人们的心田!谁来诵读“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诗? (3) 让我们把这种热闹、这份欢乐, 这股浓浓的春意融入到朗读中吧。(指名朗读、齐读“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4、反馈交流 3: 老百姓在这一天不仅放爆竹、喝屠苏酒, 还会做什么? 换桃符(板书) (1 )指名读句子“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 )根据学生回答理解“千门万户曈曈日”(着重理解“曈曈日”注意“曈”的偏旁,千家万户都照进了温暖而光亮的太阳光,让人觉得前途一片光明,充满了希望。) (3) 指名读( 让我们把这种光明、这种希望, 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读出来。) (4 )出示“桃符”,帮助学生理解诗意。(5) 出示图: 这儿有一副春联, 老师把他用简化字写了下来, 据说他是第一副春联,我们一起来读读。(6) 你想, 宋朝的老百姓还会贴上哪些春联? ( 老百姓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都通过春联表达了出来) 5 、将诗句意思连起来说说。 6、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 几个典型画面, 寥寥数语, 就给我们勾画出古代人民欢度新年的喜庆景象,时至今日,人们每到辞旧迎新之时, 都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王安石的这首《元日》。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体会春节时欢乐祥和的气氛。先指名读,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