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监理部交通枢纽工程静压桩地基施工监理细则.docx

格式:docx   大小:23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监理部交通枢纽工程静压桩地基施工监理细则.docx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2/6/22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监理部交通枢纽工程静压桩地基施工监理细则.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监理部交通枢纽工程静压桩地基施工监理细则

  福田交通枢纽工程静压桩地基 施工监理细则
  编 编
  制:
  审 审
  批:
  时 时
  间:
  深圳市龙城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一 一
  监理控制核心0~100mm;深度视桩距和土的密实度、渗入性而定,一般宜为桩长的 1/3~1/2,应随钻随压桩。
  2)限制压桩速度等。
  6、接桩:
  桩的一般连接措施有焊接、法兰接和硫磺胶泥锚接三种,焊接和法兰接桩合用于各类土层桩的连接,硫磺胶泥锚接合用于软土层,但对一级建筑桩基或承受拔力的桩宜谨慎选用。
  应避免桩尖接近硬持力层或桩尖处在硬持力层中接桩。
  采用焊接接桩时,应先将四周点焊固定,然后对称焊接,并保证焊缝质量和设计尺寸。焊接的材质均应符合设计规定,焊接件应做好防腐解决。焊接接桩,其预埋件表面应清洁,上下节之间的间隙应用铁片垫实焊牢。接桩时,一般在距地面 1m 左右进行,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不小于 10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不小于 1%桩长。
  法兰连接桩上下节桩之间宜用石棉或纸衬垫,拧紧螺帽,通过压桩机施加压力时再拧紧一次并焊死螺帽。
  7、送桩:设计规定送桩时,。送桩留下的孔应立即加填。送桩长度应控制在 2m内。
  质量核心规定
  1、施工中应密切关注压桩的压力变化,保证工程质量。
  2、按标高控制的桩,桩顶许可偏差为±50mm。
  3、压桩时压力不得超过桩身强度。
  职业健康安全核心规定 1、施工人员必需持证上岗。
  2、施工属于露天作业,必需做好作业人员夏季防暑、雨季防雨工作。
  3、遵守《劳动保障法》规定的有关职业健康及安全规定。
  环境核心规定 1、现场生活区、施工区、办公区等应分区部署,减少影响或干扰。
  2、施工垃圾、生活垃圾等分类收集,定期定场合解决,减少垃圾对周边环
  境的影响。
  3、施工中因施工而修建的临时设施竣工后应立即清除。
  4、避免或减少扰民。
  5、现场根据规定施工,做到现场清洁整洁、竣工场清。
  四 四
  施工工艺 工艺环节 静压桩工艺环节见下图:
  施工工艺
  1、测量放线:在打桩施工区域周边设立控制桩和水准点,不少于 2 个,其位置以不受打桩影响为原则,轴线控制桩应设立在距外墙桩 5~10m 处,以控制桩基轴线和标高。
  2、桩机就位:根据打桩顺序将静压桩机移至桩位上面,并对准桩位。
  3、起吊预制桩:将预制桩吊至静压桩机夹具中,并对准桩位,夹紧并放入土中,移动静压桩机调节桩垂直度,符合规定后将静压桩机调至水平并稳定。
  4、压桩:压桩时注意压力表变化并记录,始终保持桩轴心受压,若有偏移应立即纠正。
  5、接桩:待桩顶压至距地面 1m 左右时接桩,接桩应保证上下节桩轴线一致,并应尽量减少每根桩的接头个数,一般不适宜超过 4 个接头。
  6、送桩:如设计规定送桩时,应将桩送至设计标高。当桩压至接近设计标测量放射线 桩机就位 起吊预制桩 稳桩 压桩 接桩 预制桩检查 送桩 检查验收 转移桩机 试桩
  高时,不可过早停压,应使压桩一次成功,以免发生压不下或超压现象。
  7、移动至下一根桩位处,反复以上操作。
  8、为避免桩身断裂、桩顶碎裂、桩顶移位、桩身倾斜等问题。在桩的堆放、运送、起吊时严格检查桩身的外观质量,避免使用断桩。在开始压桩前,应调好桩身垂直度,使其垂直度轴线和桩顶平面垂直度的轴线一致。同步静压机应水平、稳定、桩尖和桩身保持在同一轴线上。
  9、下压过程中,若压阻力超过压桩能力使桩架上抬或倾斜时,应立即停压,查明因素,并立即解决后方可再压。
  五 五
  监理工作程序
  静压桩施工监理工作程序
  准备工作监控 其他方面的控制 1、 熟悉图纸和技术资料; 2、 熟悉操作规程和质量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审批 材料和构件检查报审 选择压桩机械,注意桩杨型号选择 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检查 压桩过程控制
  1、 施工前应和有关单位商定通过试桩或进行压桩实验,拟定贯入度等有关参数; 2、 桩机就位后起吊管桩并对准桩位,检查符合规定后压桩。
  压桩顺序控制
  1、 据桩的密度程序: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进行;自中间向四周进行;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
  2、 根据基本的设计标高,宜先深后浅。
  3、 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1、 垂直偏差不得超过规范规定的许可范畴; 2、 桩端标高须符合设计规定; 3、 遇到异常现象时,应暂停压桩并立即研究解决。
  施工质量检查控制点 成桩质量检查 对制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