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1
文档名称:

7.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动.ppt

格式:ppt   大小:7,892KB   页数:1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7.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动.ppt

上传人:华子 2022/6/22 文件大小:7.7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7.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动.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老构造运动和新构造运动比较


晚第三纪
第四纪
早第三纪
(老)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构造运动的方向
水平运动用;后来形成阶地,就把这些碉堡“抬”到坎上去了。这些阶地形成的年龄不过50岁,还是非常年青的呢!
新构造运动中地壳下降的证据
有些珊瑚礁沉没于海下几百米深处。
珊瑚是生长于温暖浅海中的腔肠动物,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70m。
在大陆河口以外的海底可以发现溺谷。
非洲刚果河(扎伊尔河)口外有一段溺谷延伸130km,沉没于海面以下达2000m。
我国海河也有一段河道伸入渤海7000m。
海面下淹没的三角洲、阶地及建筑物等。
第四纪沉积物变厚,或在剖面中,自下而上由粗变细。
第四纪沉积物变厚反映地壳下降
某地长城被现代沉积物掩埋反映地壳下降
地壳下降的现代实例
我国的华北平原是现代下沉区。在河北昌黎县城附近有一指路石碑,,,而现在这个碑离海只有1km多了。因为陆地的沉降,原海边的一座古庙已被淹没。
数据测量
现代构造运动,借助于三角测量、水准测量、远程测量(激光测远)、天文测量等手段,可以测出构造运动的方向和速度。
甘肃省山丹县城与十里铺之间,,。
海底的扩张,通过磁异常条带的宽度计算,测知太平洋中脊在赤道附近的扩张速度平均为10mm/a。
老构造运动的证据
发生在几百万、几千万,以至若干亿年前的构造运动所形成的地貌形态,为后期的地质作用所破坏,因此不能使用地貌学方法进行研究。
可以根据地层的岩相特征、厚度、接触关系以及构造变形等分析老构造运动的情况。
分析岩层厚度,可以得出升降幅度的定量结论。
如浅海深度200m左右,但地层剖面中的浅海相地层厚度可以达到几千到几万米。蓟县的中、上元古界(旧称震旦亚界)厚度近10000m。
反映了海底边下沉边接受沉积,且沉积速度、沉积幅度与海底的下降速度、幅度相适应,则沉积物必然越来越厚,但却始终保持浅海环境。
构造运动常常交替进行,地壳下降接受沉积;地壳上升则引起沉积中断或沉积物的剥蚀。所以在一定时间内形成的岩层总厚度乃是升降幅度的代数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该地区下降的总幅度。
地层厚度
岩相分析
岩相——反映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岩性和生物群的综合特征。
一定沉积环境,其沉积物必然在矿物成分、颜色、颗粒粗细、结构构造、生物化石种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征,既为岩相。
一旦沉积环境发生变化,岩相也即随之变化。
岩相分为海相、陆相和海陆过渡相(如入海处的三角洲相)三类。
海相分为滨海相、浅海相、半深海相、深海相等;
陆相分为坡积、冲积、洪积、湖泊、沼泽、冰川、风成等相。
剖面上的岩相变化(海侵、海退层位)
海侵层位
地壳下降,陆地缩小,海洋扩大,发生海侵。垂直剖面上,自下而上沉积物的颗粒由粗变细;新岩层分布大于老岩层,形成“超覆”现象。
海退层位
地壳上升,陆地扩大,海洋缩小,发生海退。垂直剖面上,自下而上沉积物的颗粒由细变粗;新岩层的面积小于老岩层,形成“退覆”。
海侵、海退剖面示意
构造变形
构造运动使地层产生褶皱、断裂等构造变形。
此推测地壳运动方向、性质、强度等。
地层接触关系
地壳相对稳定下降,形成连续沉积的岩层,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不缺失岩层,这种关系称整合接触。
岩层互相平行,时代连续,岩性和古生物特征递变。
说明一定时间内该地区构造运动的方向没有显著的改变,古地理环境没有突出的变化。

2. 平行不整合(假整合接触)
特点:
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的产状一致,但两套岩层的岩性和其中的化石群显著不同,有过沉积间断。
不整合面上往往保存着古侵蚀面的痕迹。
形成过程:
地壳下降,接受沉积;地壳隆起,遭受剥蚀;地壳再次下降,重新接受沉积。
3. 角度不整合(不整合接触)
特点:
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呈角度相交,上覆岩层覆盖于倾斜岩层侵蚀面之上。
岩层时代不连续,岩性和古生物特征是突变的;不整合面上也往往保存着古侵蚀面。
形成过程:
地壳下降,接受沉积;褶皱隆起为山,遭受侵蚀;地壳再次下降,接受新的沉积。
4. 侵入接触
指侵入熔岩体与被侵入的围岩之间的接触关系。
围岩生成之后发生岩浆入侵。
围岩有接触变质现象;侵入岩中有围岩碎块形成的捕虏体。
5. 积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