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乳痛症患者艾森克个性测试的临床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乳痛症患者艾森克个性测试的临床分析.doc

上传人:可卿 2022/6/22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乳痛症患者艾森克个性测试的临床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乳痛症患者艾森克个性测试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乳痛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 方法 应用艾森克个性测试问卷(EPQ,***版)对2016年3月~2017年6月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诊治的117例乳痛症患者进行调查测试,观良症的早期病变。是妇女在乳腺方面最常抱怨的不适,68%~69%的妇女在她们一生中的某些时刻都曾有乳房疼痛的经历[1-2]。乳痛症的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乳房肿块,可能发生在单侧或双侧乳房或腋下,有明显的周期性和自限性特点。分为与月经周期关系密切的周期性乳痛症和与月经周期无关的非周期性乳痛症。乳痛症病因目前尚无定论,可能与性激素异常和精神因素有关[3-4]。86%的患者在医生的解释建议下,症状自觉改善而无需进一步的治疗[5]。对于中重度、反复发作乳痛症患者,如疼痛每月持续时间超过7 d,反复发作大于6个月,或乳痛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则应考虑药物治疗。朱恒舟等[6]对肝胃同治法对乳痛症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刘杰等[7]用中医药治疗乳痛症,疗效佳,加用心理暗示疗法,效果大大提高,提示心理疗法对乳痛症患者有效。更有杨福健等[8]使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明显提高。这些学者共同提示对乳痛症患者,心理治疗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对于乳痛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了解甚少,本研究对乳痛症患者进行艾森克人格测试,探讨此类人群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希望能在乳痛症患者使用情致疗法或心理疏导疗法上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6月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乳腺外科诊治的女性患者117例,根据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乳腺疼痛分级及评分标准[9],把乳房疼痛3级及以上乳痛症患者纳入病例组,乳房疼痛2级及以下乳痛症患者纳入对照组。病例组共58例,年龄21~82岁,平均(±)岁;对照组来自我院门诊女性就诊者59例,年龄18~64岁,平均(±)岁;两组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和/或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方法
采用龚耀先教授[10]修订的艾森克个性测试问卷(Eysene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版)进行调查测试,问卷包括88个题目,含3个维度4个分量表。其中E量表主要测量受试者内向性格维度;N量表测量情绪的稳定性;P量表测量潜在的精神特质;L量表测量受试者的掩饰程度,亦可反映测试是否有效。所有题目中,正向题回答“是”记1分,回答“否”记0分,反向题回答“否”记1分,回答“是”记0分。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
2 结果
两组患者乳痛时间的比较
病例组疼痛时间≥3个月的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见表1。
两组患者艾森克人格分析结果比较
病例组E值得分低,倾向于内向型,且病例组得分低于对照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