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2.doc

格式:doc   大小:102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2.doc

上传人:junjun2875 2017/5/17 文件大小:10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2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一、前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定稿)》(以下简称《标准》)是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制定的。根据《义务教育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的要求, 《标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明确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阐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提出数学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并对课程实施(教学. 评价. 教材编写)提出建议。《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应当遵循这些基本理念和目标。《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教材编写. 教学. 评估. 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在实施过程中, 应当遵照《标准》的要求, 充分考虑学生发展和在学****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为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有关的目标和内容,以利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标准》提供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案例,供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参考。三、设计思路(一)关于学段为了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 《标准》统筹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 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将九年的学****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 第一学段( 1-3 年级). 第二学段( 4-6 年级). 设计思路(二) 关于目标《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分学段目标,并从知识技能. 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 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标准》用了“了解( 认识). 理解. 掌握. 运用”等认知目标动词表述知识技能目标的不同水平。一句“基本理念”, 数学学****必须注重过程,标《准》使用“经历( 感受). 体验( 体会). 探索”等认知过程动词表述学****活动的不同程度。使用这些动词进行表述是为了更准确地刻画上述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在《标准》中, 这些动词的具体含义如下。了解( 了解认识): 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 根据对象的特征, 从具体情景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理解: 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 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运用: 用已掌握的对象, 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经历(感受) :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体验(体会) :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 获得经验( ) :验。探索: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发现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理性认识。综合与实践综合与实践“综合与实践”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 学生主动参与的学****活动, 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针对问题情景, 学生借助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 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 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这种类型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是有益处的,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理地设计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 既要考虑学生的直接经验. 能够启发学生思考, 也要考虑问题的数学实质.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