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字体设计课件
- 2 -字 体 设 计
l)这种书写效率极高的字体常被采用在抄本中(如图3、4)。
(图3:4~8世纪 大圆字体) (图4:7世纪 半圆字体)
(五)小写字毋的出现
抄本的快写由于需要笔划简单且又能分辨字毋,所以尽量使上下延伸或加上豆点,以便区别。到了九世纪左右,出现了小写字毋,并广泛地流布于欧洲各国、各种宗教与民族之间。至十四世纪遂形成了黑体字(Black Letter,古哥德体),并衍用至十六世纪。因十三世纪时有造纸术出现于欧洲,十五世纪又有铁笔的发明。文字便从雕刻时代进入了笔记时代。
(六)活字印刷的发明
- 7 -字 体 设 计
西元1445年德国人谷腾堡()发明活字,制作了有名的四十二行圣经,进入了印刷术的实用阶段,使得手抄的技术逐渐没落。
随着印刷术的进步,1470年尼可拉斯坚逊(Nicolaus Genson)又发明了原始罗马体(Original Roman)(如图5)。以後遂渐有更多的设计师,努力创作优美、易读的字体,并陆续发表了许多实用的字体。
(图5:尼可拉斯坚逊的原始罗马体)
于是,西洋字毋的产生过程,经由埃及→腓尼基→希腊的演变之後,在罗马体上集大成,被西方世界广泛运用到现在而风行于全世界。
第二节 中国文字的产生
教学内容:书法的书写特点
- 8 -字 体 设 计
教学重点: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对书法的演变有概括性了解。
教学难点:掌握书法的演变特点。
(一)汉字的构成
中国的文字,是由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等六种文字组成,即人们所说的"六书"。中国文字创造之初,虽与埃及相同,都是由图画、象形文字演化而来的。但其进化情况却不同。中国文字的演化,始终维持着原始的绘画或符号内容,只是在形成更多文字时,在原有文字构成的基础上,加以种种组合,以求形成更多的文字,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形
即字的形状是仿照事物的形体而成的。如日、月、山、水等四个字,就是模仿日、月、山、水之形书写并逐渐演化而来的。保留着原始的绘画特徵,并反映自然界的真实形象。在靳埭强先生所设计的【汉字主题邀请展的海报系列—山】(图6),以书法的方式画出山的轮廓,仔细观察其内部即是中国文字—山。
- 9 -字 体 设 计
(图6)
事
"指事"这种构字方法,是用文字来反映事物的真实状况的。如人在其上写作" "(上)。
声
是由形与声两部分组成。例如"河"、"湖"二字,均以"水"为形,字义与水有关;而後半字的"可""胡",则与读音相同或相近。在近代的艺术创作及平面设计上,亦不难找出利用″形声″手法的设计。如图7,若只看影像,是看不出图中的男子在做什麽,但是配合文字一起,很容易地知道是在打喷嚏。非常道地的运用镇″形声″的例子。
- 10 -字 体 设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