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沥青路面施工摘要: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是公路工程施工中一道关键工序, 作者根据从事施工的工作体验出发, 谈及该类路面施工中前场和后场的工艺控制及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 并对现场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关键词: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自我省修建第一条高速公路(杭甬高速公路)开始至今, 高等级公路大多数都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施工逐步引起了大家广泛关注。根据现代交通的要求, 沥青混凝土路面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足够的稳定性( 包括干稳定性、水稳定性、温度稳定性) 、足够的平整度、足够的抗滑性和尽可能低的扬尘性。针对这些要求, 我们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 从选材到工艺控制、现场施工都加以严格的控制。通过对多条高等级公路的施工, 从中总结出如何控制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控制施工质量的方法以及 2 对其他施工质量控制能有借鉴、参考作用。 1 沥青混合料生产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控制是质量保障的关键 1杄1 沥青混凝土后场质量控制沥青混凝土后场是指沥青混合料生产场地,也即拌和楼场地。后场生产控制主要是确保生产成品——沥青混凝土保证施工要求, 满足设计规定的有关指标。后场施工应注意: (1 )选拌制设备, 从拌制设备上保证后场施工质量。以拌和机为中心的沥青拌合厂, 沥青混凝土拌和机的性能和生产能力是一个主要方面, 保证拌和楼的生产能力与工程规模相互匹配, 拌和楼必须具备全过程自动控制, 能够分析数据、核定生产量, 能够进行拌和质量分析, 最好具备匹配的二级除尘装置。选好了拌和机, 再优选沥青加热设备、矿粉的外加剂添加设备及装载机等附属设备, 从它们的性能和供需能力上确保与拌和机配套,以满足拌和机生产要求为准。(2) 确保原材料质量, 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抓集料检验, 从加工性、结构性两大指标狠抓落实, 粗集料要注重颗粒尺寸、形状、松软质和粘附性指标, 签订供货合同时要注意保证粗集料筛分级配变异小, 保证石料软弱颗粒、白云石、长石的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细集料应注重砂当量(或 含量)和粘附性等指标,应严格控制砂,进场后及时搭棚防雨、防晒。所有集料注意分级存放, 不得串混。为防 3 止材料离析, 还要将场地硬化, 并在堆放时采用水平或斜坡分层堆放,不能锥堆。沥青原材料应从粘度等指标着手,确保沥青指标优良,符合设计要求。(3) 拌制工艺上着手保证成品质量, 在生产中, 做好生产配合比的设计, 保证目标配合比在拌和中得以实现是关键。要保证冷热料供料平衡, 拌和楼不待料、溢料少, 就要处理好冷料转速与流量关系、筛网孔径选择、热料仓供料比例的确定等方面。先从热料仓供料抓起, 采取措施保证各仓均衡储料; 保证原料稳定的组成和供料比例。接着抓温度及拌和时间的控制,保证沥青、集料及混合料拌和、储存、出场温度,严格控制每一盘的干、湿拌和总时间。 1杄2 沥青混凝土前场施工工艺控制(现场铺筑的控制) (1) 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进场施工前, 先进行上一道工序的验收, 进行高程测量、沉降稳定检验等检查验收工作, 检查下封层的完整性, 清理基层表面污染、杂物, 进行水冲洗。这里必须强调的是, 在水冲洗的时间安排上要尽量提前,确保施工时基层干燥。(2) 运输过程的质量控制。在车辆的安排上必须满足运力要求,车辆载重量应大于 15t, 运料前打扫干净车槽,并涂1∶3 油水混合液,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