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二章 中医骨伤科基本理论
气血学说、皮肉筋骨学说
整理ppt
气血学说的基本内容
气 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来源于先天之精气和后天之精气。以升降出人为其基本的运动形式。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营养等生理功能。
血机
筋断碎裂 是指外力强力牵拉或肌肉急剧收缩或刀刃切割使筋断裂。
筋离其位 筋偏离支正常位置致关节活动不利。又称筋出槽。
筋失其荣 机体气血亏虚筋失所养致筋的生理功能障碍的病理改变。
整理ppt
筋挛拘急 筋失去柔软的特性出现筋脉挛缩拘急、张力增大的病理改变。
筋纵驰软肝气不充筋失濡养致筋软松弛,失去对骨骼的约束而出现关节运动障碍的病理变法。
整理ppt
骨伤病机
骨骼折损 骨或软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被破坏,称骨折。
特征 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
整理ppt
整理ppt
骨折的分类
分类的目的: 在于明确骨折的部位和性质,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整理ppt
(一)骨折是否和外界相通
开放性骨折: 骨折附近的皮肤和粘膜破裂,骨折处与外界相通 。
闭合性骨折 :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不与外界相通。
整理ppt
(二)依据骨折的程度
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全部中断
不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仅有部分中断 ,包括裂缝骨折、青枝骨折
整理ppt
(三)依据骨折的形态
横形、斜形及螺旋形骨折
粉碎性骨折 :骨碎裂成三块以上
压缩骨折: 松质骨因压缩而变形
凹陷骨折: 外力使骨质发生部分凹陷
嵌插骨折 :发生在长管骨干骺端皮质骨和松质骨交界处
骨骺分离 :通过骨骺的骨折
整理ppt
(四)按病因分类
外伤性骨折: 骨结构正常,因暴力引起的骨折
病理性骨折 :骨骼本身已有病变,如骨肿瘤、骨囊肿等
应力性骨折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六)依据骨折稳定程度
稳定性骨折 :骨折复位后经适当的外固定不易发生再移位者。
不稳定性骨折:骨折复位后易于发生再移位者。
整理ppt
图(4)
(返回)
整理ppt
图(6)
(下一张)
整理ppt
图(7)
(返回)
整理ppt
图(2)
(返回)
整理ppt
图(3)
(返回)
整理ppt
(七)依据骨折后的时间
新鲜骨折 :2~3周以内的骨折
陈旧性骨折:伤后3周以上的骨折
整理ppt
关节脱位 构成关节的骨端关节面脱离正常位置,又称脱臼或脱骱。
特征 畸形、关节盂空虚(异位的关节头)、弹性固定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第三章 骨节、筋络
第一节 骨节、筋络的形态与功能
整理ppt
骨
分类
结构 骨膜-骨外膜、骨内膜,其含有成骨细胞在骨的生长发育、骨折的愈合中起重要作用。骨质-骨皮质、骨松质。骨髓-其中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血液供应
功能 支持、运动、造血、护脏的功能
整理ppt
软骨
分类 按骨化与否分类;按软骨基质成分分类。
结构 软骨膜;软骨由软骨细胞和基质构成。
功能 成骨、支架、缓冲、减少摩擦。
整理ppt
关节
分类 按连接关节的结构分类;按关节的运动程度分类。
结构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辅助结构
功能 运动、支架、缓冲。
整理ppt
肌肉、肌腱
结构 骨骼肌一般由肌腹和肌腱组成。肌腱的起止点可在一定条件下互换。
功能 肌肉-静力作用和动力作用。肌腱的功能-辅助完成运动和较强的抗拉功能。
整理ppt
第二节 骨节、筋络的新陈代谢与修复
整理ppt
骨节的新陈代谢
骨组织的超微结构 骨细胞—从周围组织的血管获得营养,还能参与血液中钙浓度的调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骨基质 有机成分—胶原纤维和少量粘蛋白。无机成分—钙和磷的复合物。
骨的新陈代谢 有机成分的代谢—骨的生长和修复时,胶原代谢活跃;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和胰岛素可促进粘多糖的合成,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抑制其合成。
整理ppt
成骨细胞 ←→ 骨细胞 → 破骨细胞
成骨细胞 产生骨样组织及碱性磷酸酶的作用。破骨细胞—溶解细胞质中的有机成分,使无机盐游离出来。
整理ppt
无机成分的代谢 钙的代谢—吸收依赖与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成人每天食入钙约600-1000mg。磷的代谢—血清磷为3-4mg/dl。
影响骨代谢的其他因素 维生素D和激素。
整理ppt
激素对骨代谢的影响
甲状旁腺激素 促进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溶骨作用,使骨钙转入血液。
降钙素 抑制骨的溶解破坏,促进成骨细胞形成新的骨组织,将钙存储于骨中。
生长激素 促进软骨形成和成骨过程,加速长骨的生长。
性激素 促进骨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