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DIY 组建自己的家庭网元)
目前花费 1700 元,全部配件都是在淘宝上买的,另配 4 块 1T 的希捷硬盘。淘宝正是个好地方啊,
能想到的都能找到,可惜我每每决定拍下一样东西,都能很快发现更合适或更便宜的,他*的,气啊!
东西只收到部分,安装过程待续了。
另:这几天主要试用了 FreeNAS 新版本的 ZFS 文件系统和 RAID Z,确实不错啊,管理方便,
扩展容易,数据安全,强烈建议 使用。
做个 NAS 主要是为了放放高清电影和老爷子的照片,省点刻盘,因此,不一定 24 小时开机,我另
有下载机。另外,原来没打算这样折腾,我的硬盘一直是裸着用的,但前几天亲手摔了一块 500G 的
硬盘,损失大量数据,这才考虑一定要找个机器把硬盘都装进去,呵呵!
至于经济的问题,原来决定下来就是按 2000 元去考虑的,我觉得这个价位比较容易接受,至于
性能的问题,FreeNAS 本来就是为低端机器考虑的,因此,没有必要上太好的硬件,特别是系统盘,
能用不要钱的,干吗还要花钱呢?因此,主要在电源、机箱上多花了些功夫,应付以后增加存储容量。
网络方面,主要其他楼层(我家一共 4 层)现在的路由都是百兆的,上个全千兆的交换机不是买
不起,我觉得没什么必要。由于其他电脑都要访问储存服务器,因此,有一个千兆口保证 NAS 的并
发请求就 OK 了!刚刚接到电话,东西明后天应该都能到了,可以开工了,哈哈!今天又买了块山寨版的四口 SATA
II 扩展卡,这样就有六个内置 SATA,两个外置的 eSATA 接口了,呵呵!卡比较超值,才 85 块,就
是不知道能用几天,还好,坏了也不心疼。
9 月 8 日的进度:
上午开始,陆续收到硬盘笼子、内存、CF 转接卡、机箱、电源,加上上周收到的主板和 CPU,正
式开始开工组机器,这个过程就不说了,说说发现的问题。
1、硬盘笼子少了个托架,由于这个笼子是改装的,笼子是5 位但SATA 背板是 4 位的,这样有
一个盘位就不能使用了,原来卖家说好给我一个托架装在上面挡住,但收到的东西缺了个托架,这样
笼子上就有了个空挡,比较难看了些,对 使用倒是没有影响,卖家答应另发一个给我;
2、主板第一次上电只能认出一根内存条(我是512*2 的),拔插了几次又好了,不知道怎么回
事,只有先用这看了;
3、机箱有点变形,肯定是垃圾快递公司摔得,还好看不出来,哎!!现在就缺老爷子的 CF 卡了,早知道今天还是去买一块算了,影响了整体进度。照片今天就不上了,
明天下午开始装系统调试,集中上照片!今天发的算预告吧,呵呵!
另外,今天上电试了一下,声音还能接受,但确实能听见,主要的声音来源就是 CPU 的风扇,看来
要去买全静音的散热器了。
9 月 18 日 完成了:
完成的东西有点上迟了,主要是安装软件的时候出了些问题,可能还是主板 BIOS 的兼容性问题,
当我把 SATA 硬盘格式化成 RAID 后,系统就不能把主板的 SATA 接口方式设置成 IDE 模式,只能
设置成 RAID 模式,否则无法启动,而我根本不用主板的 RAID 功能,用的 FreeNAS 的软 RAID,真
是百 思不得其解,期间也曾经想放弃软 RAID,用主板的 BIOS 来做硬 RAID,但主板自带的芯片功能
有限,只支持 R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