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pptx

格式:pptx   大小:541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2/6/23 文件大小:5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30讲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第30讲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考纲要求
罗马法:①从****惯法到成文法;②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③罗马法的影响
本讲考点
考点 罗马法
(1****惯法
:罗马共和国早期,① 贵族    垄断立法     的原则,这一原则在现代法律 中仍然在沿用。
提示 证据
(2)依据史料 1、2,分析罗马法的特点。
提示 重视证据,体现了罗马法的理性、公正、自由、平等意识,具有 深远的影响,值得肯定;注重形式,显得过于呆板,缺乏灵活性,这是罗马法 的重大缺陷之一。
罗马法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
(1)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调整财产关系,顺应了经济的发展和变 化。
(2)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维护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
(3)渗透着“自然法” 思想,宣扬平等、人权、理性、法律至上、正义 的法理精神。
影响
(1)陪审制度——西方国家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保护人制度——现代 律师制度几乎都源于罗马。(2)承认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的 思想。
(3)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近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的思想渊源。
(4)法源于自然——近代自然法学说的思想渊源。
(5)罗马法对反映简单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的规定——对资本主义 民法领域产生很大影响。
(6)罗马法名言“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资产阶级对此继承和发 展,以立法形式确认“非经起诉,法官不得审判”的原则。
典例    (2019北京昌平期末质量抽测)《十二铜表法》第八表有这样的 规定:让自己的牲畜在他人田中吃食,应负赔偿责任。……不法砍伐他
人树木的,每棵处以25阿斯的罚金。……现行窃盗被捕,处笞刑后交被 窃者处理;如为奴隶,处笞刑后投塔尔佩欧岩下摔死。这说明罗马法律 注重 (  )
D
解题关键 明确《十二铜表法》所保护的主体和内容。
答案    D 主权在民思想最早在雅典民主政治中有体现,但在罗马法律 中并没有注重,故A项错误;罗马法强调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重视法 律程序,但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天赋人权学说源自于古希 腊的自然法理论,文艺复兴以后,成为西方法律与政治思想的重要议题, 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让自己的牲畜在他人田中吃食,应负赔偿责任。
……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以25阿斯的罚金”可知,罗马法注重 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故D项正确。
1.(2019北京东城期末)公元前5世纪中期颁布的《十二铜表法》规定禁 止平民与贵族通婚。此后,又有一系列法律被制定出来,如:公元前445年 允许平民与贵族通婚的法案;公元前367年肯定平民出任执行官权力的 法案;公元前287年确认平民大会的决议对全体公民具有的法律效力的 法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D.《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基本法
答案    C 根据材料中罗马法从“禁止平民与贵族通婚”到“允许 平民与贵族通婚”再到“肯定平民出任执行官权力”“平民大会的决 议对全体公民具有的法律效力”可知,平民在法律上的地位被逐渐提 高。故C项正确。
C
2.(2019北京丰台综练)《十二铜表法》规定:“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 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 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下列对这部法律评价正确的是 (  )
  
  
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民法大全》的问世标志着罗马
法发展到完备的阶段,故A项错误;据材料中“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 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可知,该规定维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故B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法律,不可能成为 后世的立法规范,故C项错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美国1787年宪 法,故D项错误。
B
3.《罗马法》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 他物代为清偿……债务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 偿。”这一规定体现的主要原则是 (  )
  
  
答案    C 材料中体现的是保护债务,即保护私有财产,故C项正确。
C
4.(2019北京海淀期末)公元212年,罗马帝国皇帝卡拉卡拉颁发敕令,给 予帝国的全体自由民以罗马公民权。罗马的法律成为适用于帝国境内 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其带来的影响有 (  )
①有利于罗马帝国经济发展
②推动了罗马政体的转变
③缓和不同民族之间的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