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文档名称: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65KB   页数: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2623466021 2022/6/23 文件大小:16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支配
鼎城区灌溪镇中学 鲁红英
教学目的
1、理解亚欧等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并能结合已学的学问,运用图表、资料获得信息,从而培育学生读图、综合归纳、比照分析的实力
、通过阅读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的为主?各代表了什么地形?并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亚洲的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的,帕米尔高原的位置
B 视察提问:亚洲海拔最高的地方海拔有多少米以上?占地面积广不广?说明了从大洲看,亚洲的海拔高吗?
C 引导学生计算青藏高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珠穆朗玛峰与死海的高度差,得出结论:地势凹凸悬殊,地面起伏大)
D 接着视察:亚洲的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哪个部位?平原又分布在哪里?这说明了亚洲的地势哪里高,哪里低?
E 引导学生找到亚欧大陆东侧、东南侧的弧形岛屿,并设问:为什么亚欧大陆东部会形成如此多的岛屿和群岛呢?(联络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说明)
3、通过刚刚的分析,由学生小结亚洲地形的特征,老师指导学生在书本上找重点
按上述思路,学生阅读欧洲地形图和P6活动1题的资料,讨论欧洲的地形特征,老师结合地图引导学生理解,并引导学生找出欧洲的主要平原:东欧平原、西欧平原、阿尔卑斯山的位置
老师板书小结欧洲的地形特征:
平均海拔最低,仅340米
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中部低平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测
学生完成P6表格
[作业布置]
见填充图册
第 三 课 时
(复****提问)
分析一个大洲的地形特征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欧洲的地形有何特征?亚洲的地形有何特征?
亚洲的气候
(一)气候负责多样
1、学生视察“亚洲地形图”,数一数亚洲有哪些气候类型?并设问:世界13种气候类型中,只有哪种气候类型在亚洲没有?由此说明了亚洲气候具有怎样的根本特点?(困难多样)
2、引导学生结合地图,从纬度位置、五带的位置、地形的角度让学生理解亚洲气候负责多样的缘由: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困难多样
设问:亚洲气候困难多样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呢?(学生阅读P7-8文字,思索说明)
(过渡)我们知道,气候的两个根本要素是气温柔降水,因此,亚洲气候的困难
多样性可以从气温柔降水的困难性表达出来
结合教材P7第二段文字,通过马来群岛与奥伊米亚康的气温比照,理解亚洲气温差异大
设问:为什么亚洲的气温差异会这样大呢?(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跨纬度广)
展示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和西亚的无流国资料,说明亚洲的降水差异大,干湿差异显著
讨论:为什么亚洲的降水差异会那么大?(主要受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的影响,距海越远,降水越少)
(二)大陆性强
展示同纬度的亚洲齐齐哈尔与欧洲巴黎的降水资料,并分析;同纬度的巴黎和齐齐哈尔相比,冬季谁最冷?夏季谁最热?谁的气温年较差大?这说明了亚洲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
(过渡)亚洲的气候不但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而且季风气候显著
(三)季风气候显著
1、讲解并描述季风的含义:指随季节改变而风向相反的风
2、结合本地实际,提问:当地冬季吹什么风向的风?气候有什么特征?夏季吹什么风向的风?气候又有什么特征?
(过渡)亚洲的季风气候是怎样形成的呢?
结合板图讲解并描述风的形成过程及与气压、气温的关系
板画亚洲简图,理解亚洲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成因
学生朗读P8阅读,进一步深化对亚洲季风的形成过程的相识,老师结合小黑板表格小结:
发源地
风向
性质
对气候的影响
冬季风
蒙古、西伯利亚
偏北
寒冷枯燥
气温低,降水少
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
偏南
湿热多雨
带来大量降水
设问:亚洲之所以会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特征,和亚洲的什么地理位置分不开呢?
(小结)我们通过对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对气候要素的影响,分析了亚洲气候的三个特点:气候困难多样,大陆性强,季风气候显著。
欧洲的气候特征
引导学生阅读P7图1-7,答复:欧洲有哪些气候类型?有热带气候类型分布吗?得出欧洲气候的第一个特征:以温带气候为主
引导学生读图1-10,比拟纬度相近的鹿特丹和赤塔,冬季谁的气温低?夏季谁的气温高?谁的年温差大?由此得出欧洲气候的第二个特征:海洋性特征显著
(过渡)为什么欧洲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呢?
学生讨论完成P9活动4,老师结合欧洲地图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因素说明。
引导学生在“亚欧气候分布图”上找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地区,并提问:在欧洲地中海沿岸是什么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