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PICC置管的临床应用
化疗在提高肿瘤的治愈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大,病人血管弹性较差,易造成药物外渗,对静脉血管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使病人饱受疾病与肉体的双重痛苦。我科自2022年开展
PICC置管的临床应用
化疗在提高肿瘤的治愈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大,病人血管弹性较差,易造成药物外渗,对静脉血管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使病人饱受疾病与肉体的双重痛苦。我科自2022年开展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技术以来,为肿瘤病人化疗用药提供了一条安全、无痛、最佳的长期输液途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1月~2022年6月住院部的恶性肿瘤患者共29例,均采用PICC置管化疗治疗。其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35~75岁,平均42岁。其中乳腺癌患者6例,,胃癌13例,肠癌8例,食管癌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上肢静脉穿刺,具体为:贵要静脉穿刺27例,正中静脉1例,头静脉1例。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及治疗需要,选择合适型号的导管。
操作方法:
:PICC导管(美国BD公司生产)、常规静脉穿刺用物。
[2]:①患者上臂与身体呈90,头部偏向同侧贴近肩部,确定静脉和插管穿刺点;②消毒范围为穿刺点上下10cm,由两侧至臂缘,并常规铺无菌洞巾;③拆开PICC管包装,导管用生理盐水20ml冲洗;④静脉穿刺,之后观察回血,保持针的位置,推进插管鞘进入血管,保持插管鞘的位置下,轻压穿刺点的上方以止血,从插管鞘内撤回穿刺针;⑤把导管推入插管鞘,缓慢地推进至所量长度,之后将插管鞘从静脉内撤出,最后缓慢撤出支撑导丝;⑥碘伏棉球放置在穿刺点,并用贴膜及胶布固定导管;⑦经X线透视以调整导管位置,用25U/ml肝素液封管,封管后在导管末端接肝素帽,并用碘伏消毒局部,并妥善固定。
2护理方法
:正确积极的心理疏导可以使患者在最佳心理状态下进行PICC置管,达到最理想的置管效果,也可以在置管的病房内放轻音乐。具体为:①正确解释使用PICC导管的必要性:化疗药物刺激性较强,若渗漏可引起化学性静脉炎,PICC导管可避免化疗药物的渗漏;②PICC置管输入化疗药物的其他好处:减少频繁穿刺所带来的痛苦,降低化疗药对血管的刺激,减轻化疗反应,保护患者的血管;③部分患者担忧PICC导管费用高,应给予耐心讲解,使患者及其家属接受,消除疑虑。
:在穿刺后24h进行置管后的第一次换药,若24h内局部有渗血想象则应及时更换敷贴。72h之内,更换敷贴频率为1次/d,72h后更换频率为2次/d,若出现敷贴潮湿、脱落或可能污染时则应及时更换。1周之后若无渗液更换敷贴频率为1次/周。换药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且应于护理记录单上记录导管留置患者体内的长度、穿刺点周围皮肤局部情况以及患者的主诉。
敷料的观察:置管后要严密观察敷料是否有渗血、渗液,因为穿刺针较粗,易出血。一般出血发生在24h内,置管时应给予局部加压止血。如24h后仍有出血,应给予止血治疗,更换穿刺部位敷料,并加压包扎止血。敷料要选择无菌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