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不同的心境不同的“雨”.doc

格式:doc   大小:1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不同的心境不同的“雨”.doc

上传人:刘备文库 2022/6/23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不同的心境不同的“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不同的心境不同的“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雨。在不同的心境下,我们会对雨有不同感受。现实生活中这样,古诗词中更是如此。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所不同的心境不同的“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雨。在不同的心境下,我们会对雨有不同感受。现实生活中这样,古诗词中更是如此。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所以他的诗作往往给人比较压抑的感觉。不过,他也有些充满欢快的诗歌,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这里,杜甫高兴的是农作物得到滋润,来年会有好收成,正如诗歌题目所说——“春夜喜雨”。
早春时候,细雨飘飘,景致最美,这是好雨。这些雨都使人感到“喜”,心暖则雨暖。但是不是所有的雨都能够使人喜悦,在特定场合下,有些雨不但不使人感到喜,反而使人感到悲。
在古典诗词中,雨似乎与分别有着亲密关系,“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的雨平添了伤感,使人想到不知何年何月再相见,雨把离情别绪调配得别有一番滋味。另外,还有分别后睹雨生愁的,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雨从天上下到心里时,眼睛湿了,心也湿了,密密的雨丝增无限情愁。
其实,雨不过是一个平凡的景物,只是进入诗中就成为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抒情意象。看雨和听雨,其实也是一种心境,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遭遇、不同的情境下,感受也不同。同一景物会给人不同感受,是因为人本身的情感不同。正如欧阳修在《玉楼春》中所说“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与雨有关的诗句表达的感情其实与雨无关,雨只不过充当了诗人抒发感情的工具。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是同一个诗人在不同心境下会对雨有不同感受,这在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身上表现得特别突出。
大家知道,以南渡为界,李清照的词分为前后两期。不管是前期还是后期,李清照都多次写到“雨”这个意象,不同的是前期的雨以喜为主,后期的雨以悲为主。
在早期作品《浣溪纱》(淡荡春光寒食天)中,李清照写道: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这首词是李清照年轻时写的,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