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语言描写的古诗
篇1:有关语言描写的古诗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罗贯中《三国演义》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季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一组名词短语,勾画出一副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
一般来说,肯定的意象名词,对应肯定的思想情感。如表达送别相思之情的诗中常会出现柳、酒、月、雁、楼等意象。
2、动词
一个好的动词就能亮丽整个诗句。在鉴赏诗歌时,须要关注动词,尤其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个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中的随抱都炼得很好,鼓是进军的号,只有随字最合适,只有抱才能显示出枕戈待旦的惊慌来。
3、形容词
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点了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尤其是颜色,多能表现心情,增加描写的色调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如前面提及的元代诗人白珽的《余杭四月》颔联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就用了朱、青,绿,白四种颜色,显得明丽喜人,烘托出一种清爽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闲适之情。又如白居易《忆江南》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用了红绿火蓝这些包含绚丽色调的词,把江南美景写得色调鲜亮,令人难遗忘。写形的形容词也要留意,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孤,写尽环境的孤苦,人心的孤苦。
4、副词
副词同样值得关注。如王昌龄《闺怨》中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登翠楼时兴冲冲,因闯入眼帘的柳色却想起了丈夫,生发出伤感,这种心情上的改变仅一忽字就传达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5、数量词
数量词在诗中有特殊的表达作用。
如杜甫的《曲江二首》之一中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落下一片花瓣都要减掉一层春色,而今,万点飘坠,落花纷纷,更使人苦恼愁闷。通过描写一片花飞,春残之始,风飘万点,春残欲尽的残春景色,抒发诗人满腹的怨愁。
又如许浑的《自楞伽寺晨起泛舟道中有怀》一声山鸟曙云外,万点水萤秋草中中,一声万点,一鸣一栖,一闻一见,描述了早晨景色,别具一番赏心悦目的风韵。
篇4:语言描写句子
1、他唱起来嗓子像是纯银做就,那么清亮,那么悦耳,那么好听。
2、她这人是属手电筒的,光照人家不照自己。
3、他们俩也很想弄个明白,但大权没在手,干焦急,只是狗咬刺猬枣没处下嘴。
4、好家伙,我简直是把他的话篓子都推翻了呢,他说个没完没了的。
5、她像机关枪连发一样,特别干脆地一阵讲完了。
6、他说话时像一个老练的演说家一样的明晰有力,而且能极自如地运用丰富的词藻。
7、人群喊声四起,像山崩,像海潮,像云缝里挤出来的炸雷。
8、他的笑声越来越高,洪亮和壮美得像两把剑相击一样。
9、他的声音很低,却圆润、洪亮,音调像银子般纯净。
10、她的声音异样柔软,像软软的扯不断 的丝,唱到悲壮的地方,她的声音又是非常凄厉,像深夜里战场上的号角。
11、那巫婆的嘴磨动起来,慢慢越动越快,发出像饥饿的老马蜂叫一样的声音。
12、俗话说:有爱孙猴儿的,就有爱猪八戒的。林子大了,啥鸟都有。
13、他的语言节奏非常紧密像一堵排列整齐的篱笆,使对方不能轻易插进嘴去。
14、远远的传来渐曳渐细的笑声,像扯细的糖丝,袅袅地在空中回旋。
15、这大娘骂起人来,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一挥而就。
16、他那一副擅长利用胸腔共鸣的男高音嗓子,又圆润又甜蜜。
17、如同把一件丢掉的珍宝找到手,他亮起眼睛,一连喊了三声“好!好!好!”
18、小姑娘一经激励,又活跃起来了,她那花朵般的小嘴巴蛮伶俐,又呱呱地说开了。
19、话一说起来,可就像个线团子似的,老长老长的了。
20、他欢乐的洪亮的笑声使这片夜空下的草地振动,仿佛草地也欢舞起来。
21、他这一声喊,浑厚而嘶哑。就像天空滚过一阵闷雷。
22、他猛然呵呵笑起来,而且“呵”的声音越提越高,像是汽笛叫,或者不如说更像公马嘶鸣。
23、这女人像响嘴鸭子似的,成天呱呱啦啦!
24、你真是鬼拜花堂枣死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