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诗词三首中秋咏月中秋的来历?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 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中秋咏月中秋佳节是中国合家团聚的日子, 那是不是全中国的人都能在这一天与家人团聚呢? 保家卫国的边防战士。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刻苦求学的莘莘学子。浪迹天涯的海外游子。……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中秋佳节不能与家人团聚,把酒言欢。自然,中秋之夜的月也就成了他们倾诉的对象。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不同年代的三位诗人在中秋之夜所作的咏月诗词。作者简介: 王建(约 767- 约 830) ,唐代诗人, 曾任陕州司马,有《王司马集》。出身寒微。大历十年进士。曾作过县尉、县丞、司马一类的小官,又从军到边塞,晚年退居今陕西西安市。 2017-5-20 7配乐朗诵: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音与字词: 栖( qī):鸟停在树上。十五夜:中秋的晚上。 地白:指月光满地。理解诗意庭院中月光满地树上栖息着归巢的乌鸦, 清冷的露珠悄无声息打湿了庭中的桂花。月明的今夜人们都在凝望, 不知道秋天的情思落入谁家? 1 、“地白”在文中是何意?由此你想到了谁的一句诗? 2 、“秋思”一词具体含义指什么? 3、“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一词能换成“在”吗?谈谈你的理解。答:请看课文注释③: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答:指月光满地。《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答: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而“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