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文档名称:

第十六章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ppt

格式:ppt   大小:869KB   页数:4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十六章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ppt

上传人:电离辐射 2022/6/24 文件大小:8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十六章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十六章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当经济繁荣时 收入增加 所得税就会随之增加 可支配收入增加幅度小于收入增加幅度 消费增长得到一定抑制
当经济萧条时 收入减少 所得税就会随之减少 可余,但多数情况下是赤字。
西方三种预算平衡思想
1、强调年度平衡预算
2、周期平衡预算
3、充分就业平衡预算
1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对公债的正确态度是:公债并不可怕,关健是国债的用途,只要政府不是用于战争和浪费上,而是潜心用于刺激经济发展,只要经济增长大于国债增长速度,举债就是值得的。
弥补赤字的主要方法是:发行国债(national debt)
1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2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经济政策。
一、货币政策及其操作
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和紧缩性,调整货币政策一般采取逆风而行的办法来变动货币的供给量。
通胀时 紧缩性货币政策
萧条时 扩张性货币政策
2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
业务
法定准
备率
中央银行变动货币的供给量的主要工具有三个:
2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1、再贴现率政策(Discount Rate)
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
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确定了商业银行贷款利息的下限。
2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中央银行通过贴现专柜向商业银行提供短期(一天)的流动资金,按贴现率取得利息。贴现率低意味着商业银行以较低成本取得中央银行的贷款,商业银行也可以以较低的贷款利率向厂商贷款,货币供给会扩大,相反,会收缩。贴现率是利率变化,信贷松紧的信号。商业银行间也可相互拆借。
%
2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经济萧条时,降低贴现率R ↓→Ms ↑ → r ↓ → I ↑ → Y ↑
经济膨胀时,提高贴现率R↑ →M s ↓ → r ↑ → I ↓ →Y ↓
贴现只能作为紧急救援手段,其作用是有限的
%
应用:
2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2、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买进债券 放出货币 货币供给量M0增加 利率下降 投资和消费增加(通货紧缩时用)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政府债券(Bond),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是调控货币供给的最主要的手段。
中央银行卖出债券 收回货币 货币供给量M 0减少 利率上升 投资和消费减少 (通货膨胀时用)
优点:
,可大可小
,若有不妥可立即纠正
,流水般买卖政府债券
2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3、调整法定准备金比率
1、法定准备金比率
2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中央银行有权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法定准备金率,从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准备金比率一般控制在5%—20%之间。
我国自1985年以来对法定准备金比率进行了20多次调整
1985年以来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变动情况
1985年:统一为 10%。 1987年:为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从10%上调为12%。 1988年:为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上调为13%。 1998年3月21日:从13%下调到8%。 1999年11月21日:由8%下调到6%。 2003年9月21日: 由6%调高至7%。 2004年4月25日: 由7%%
2006年7月5日 : %%
2006年8月15日: %%
2006年11月15日: %调高至9%
2007年1月15日: 由9%%
2007年2月15日: %调高至10%
2007年4月10日: 由10%%
%
%
%
%
2008年3月25日调高至16%
提升准备金率的目的是为了抑制投资过热的势头。
2008年03月25日 %
2008年04月25日 提高到16%
2008年05月20日 %
2008年06月7日 %
2008年9月25日 %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