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雅舍谈吃的读后感.docx

格式:docx   大小:39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雅舍谈吃的读后感.docx

上传人:文档百货 2022/6/25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雅舍谈吃的读后感.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雅舍谈吃的读后感
《雅舍谈吃》是2022年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梁实秋。《雅舍谈吃》是梁实秋先生一生在饮食文化方面才华的集中展示。“馋,那么着重在食物的质,最须要满意的是品尝。馋莫不是诗性使然?
张爱玲怀恋的炉膛里冒起的青烟;朱赢椿所记录的是饥饿时代里一群人的故事;而梁秋实写的不过是对于故土的深深眷恋。而《雅舍》文字的动人之处,正是对似水年华的追溯。懂得生活的人才懂食之味。
雅舍谈吃的读后感2
所谓雅舍在重庆的北碚,据作者萧宜在《与赵清阁谈文史往事》一文中说,赵清阁女士回忆当年她住北碚与雅舍比邻。1940年梁实秋同吴景超,龚业雅夫妇在重庆郊区由青木关通向北碚市区一条马路北侧的土坡上购置一处平顶灰房,(今北碚梨园村47--51号为雅舍旧址)。当年因为这里没有门牌,通邮不便,梁实秋便以龚业雅之名命名其为‘雅舍’。并做了一块木牌插在路边。梁实秋先生在他的《雅舍小品》序中说他的雅舍是竹篾抹泥做墙,沿山坡凹凸建的棚屋,里外两间由高向低,发挥想象吧,好像此时此刻的跃层。梁实秋在此雅舍住了七年(1939--1946),恰是抗日斗争最艰辛的年头,他在此完成了《雅舍小品》。梁实秋说:并非某些人之所误以为是自命风雅。其实假如我没看他的书,也是这样认为的。










《雅舍谈吃》里,篇篇美文,怀古,论今,忆旧。所忆小吃大餐,精美绝伦。大多出自老北京,来自故土,拳拳爱国心,窥一斑而见全貌。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是,遵照老先生文字的描述,能做出一道菜品来,很是愉快。比方《醋溜鱼》一篇,我遵照老先生的指教总结出做法,记在卡片上:西湖醋鱼,选青鱼或草鱼,长不过尺,半斤大小。1先用开水煮,熟即起锅。2调汁,醋酱油少许,姜末少许。3汁中勾芡,浇鱼上。4留意:调汁要清淡,色浅,透亮,不加糖,不用油。另外酱黄瓜炒鸡丁,雪里蕻炒笋,水晶虾饼……都可如法炮制,岂不快哉!《雅舍谈吃》是最形象的菜谱,不仅色香味俱全,而且情境与味道交融,仿佛望见老北京旧街巷老挚友觥筹交织。其间早已物是人非了。
《韭菜篓》里,写到一群石匠中午吃韭菜馅儿半尺大的包子,掀开笼屉一阵微风吹来韭菜味儿那个香,狼吞虎咽,吃得淋漓尽致,半尺大的包子啊!《吃相》一篇,写到车夫吃大饼卷肉,左一口,右一口,中间一口,一张饼即刻下肚,又一张还是如此吃法,风卷残云一般。吃饭的人这劲头这魄力,看书的我如身临其境,于我此时此刻这吃劲儿还有吗?记得约三十多年前,我家老院子还没被拆掉,我的侄甥男女还小,暑假时候都齐聚小院里,妈妈吩咐我烧茄子,需四个大茄子,还要几个土豆炒辣子,还要西红柿做一锅汤米饭要蒸一大盆,一顿饭都能吃光。盛上一大碗饭,舀几勺烧茄子,撒上芫荽再来瓣蒜,大快朵颐的吃一通,那种令人激昂的吃劲,早已风光不再了。看着后代们围着桌子狼吞虎咽,心中倍感欣慰,那就是老人活着的盼望所在。此时此刻烧茄子只需一个小的,还吃不完。不仅是因为我老了,此时此刻的年轻人还用大碗盛饭吗?此时此刻的人们到了饭时,端起碗绝不像《韭菜篓》里的老石匠,《吃相》里的车夫,那样饥饿难耐,对食物充溢了期盼和敬畏。那时候的小孩子,调皮大发了,妈妈就会说:再闹不给你饭吃。立刻就诚实极了,最怕不给饭吃。此时此刻不给饭吃正好,我还减肥呐。饭口上端起碗来,肚里没饥饿感,连吃饭都懒懒的。一个家族一个民族颓了衰了,莫非是从吃相上起先的吗!










雅舍谈吃的读后感3
在挚友们的认知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对于这个评价深表同意,但也不仅仅满意如此。因为我有更加远大的目标,我要做一个有文化的吃货,于是我买了这本《雅舍谈吃》。
看这本书的压力太大,因为哪怕刚刚吃饱,也能在梁实秋的描述下进展无限的美食想象,勾起肚子里的馋虫,让你苦痛万分而又得不到解脱。梁实秋先生在描述“馋”的时候,每一句都说了如此的到位。
人之犯馋,是在饱暖之余,眼看着,回想起或是谈论到某一美味,喉头像是有馋虫搔抓作痒,只好干咽唾沫。一旦得遂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