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文档名称: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pptx

格式:pptx   大小:930KB   页数: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2/6/25 文件大小:9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4节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例1】下表是某同学为探究弹簧的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
(1)请你在图2­4­2的坐标线上做出F-x图线.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以便于保持平衡,通过本实验进一步认识比例系数k的物理意义,增加对k的感性认识.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探究性实验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平时要参与探究性学****并掌握一定的探究技巧,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例4】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2­4­5所示的实验装置.所用的钩码每只的质量都是30g,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了下面的表中.(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2)
题型一 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关系实验数据的处理
图2­4­5
(1)试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在右图给定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所受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L之间的函数关系图线,说明图线跟坐标轴交点的物理意义.
(2)上一问所得图线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该弹簧的劲度k是多大?
【切入点】根据数据描出的点有什么特点?如何把它们连成线呢?
【解析】 (1)算出弹力大小,填入表中.
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的点,基本上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判定F和L间是一次函数关系.该图线跟横轴交点的横坐标表示弹簧的原长.
【思维拓展】利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是实验中的最常用方法.描点后,要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要让多数点在曲线上,不在曲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线的两侧,注意不要画成折线.分析图象问题,要抓住图象的几大要素:“点”、“线”、“面”、“斜率”、“截距”的物理意义.
跟踪训练1 (双选)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关于操作步骤先后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测量原长,后竖直悬挂
B.先竖直悬挂,后测量原长
C.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D.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弹簧的自重
BD
【解析】 因本实验表示弹簧伸长量采用挂重物后总长减去原长的方法,而弹簧自重将导致弹簧伸长,先竖直悬挂后再测原长,可消除由弹簧自重带来的误差.故选B、D.
【例5】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主要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题型二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和原理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
(1)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和________;
(2)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操作规程可知,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C、.E中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了同一位置O.
【答案】 见解析
【思维拓展】对于实验步骤的记忆不要死记硬背,要根据实验原理回想实验过程中所操作的具体过程,如本题中的C操作过程所要记录的应当是实验时两弹簧的拉力,而拉力是矢量,即有大小、又有方向,这样就很容易从中找出问题的所在.E中的实验要达到等效,考查的内容恰好是本实验的核心问题.
跟踪训练2 如图2­4­6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若用F表示两个分力F1、F2的合力,用F′表示F1和F2的等效力,则可以判断   (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结果是符合事实的.
图2­4­6

【解析】 由题设可知,F为F1和F2的合力,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所得,而F′是F1和F2的等效力,即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的拉力,显然F′的方向应在细线的方向上,因甲同学F′的方向与细绳在同一直线上,故甲同学是符合事实的.
本题解答的焦点在F′的方向的确定上.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都有误差,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