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9
文档名称:

高一化学上册必修章节知识点21.pptx

格式:pptx   大小:1,100KB   页数:5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一化学上册必修章节知识点21.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2/6/25 文件大小:1.0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一化学上册必修章节知识点21.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名师课堂
·一点通
第4章
课前预****br/>·巧设计
创新演练
·大冲关
课堂10分钟练****br/>设计 1
第1节
设计 2
设计 3
课下30分钟演练
课堂5分钟归纳
考 点二
考 点一
3)晶体硅具有金属光泽,故它属于金属材料,能导电。
(  )
(4)含硅的钢具有良好的导磁性和耐酸性。 (  )
(5)最早使用的半导体材料是硅。 (  )
分析:硅单质存在同素异形体,但自然界中无单质硅。硅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最早使用的半导体材料是锗。
答案:(1)× (2)√ (3)× (4)√ (5)×
2.用短线连接。
答案:a—①⑥⑦ b—② c—①④ d—①③⑤⑥
3.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是SiO2,下列物质贮存时应注意:
①NaOH溶液 ②浓HNO3 ③溴 ④Na2CO3溶液(碱性) ⑤氢***酸 ⑥盐酸 ⑦水玻璃
(1)用玻璃瓶不能配玻璃塞的有________,可用玻璃塞的有________。
(2)用玻璃瓶不能配橡胶塞的有________。
(3)不能用玻璃瓶盛装的是________。
分析:SiO2是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硅酸盐粘住瓶塞不易打开,浓HNO3、溴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橡胶。氢***酸与SiO2反应,腐蚀玻璃,不能用玻璃瓶盛装。
答案:(1)①④⑦ ②③⑥ (2)②③ (3)⑤
4.制取玻璃和水泥都用了共同的原料是________。
答案:石灰石
5.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现象是_____________,
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成白色沉淀 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 H2CO3 H2SiO3
6.下列哪些材料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____________。
①氧化铝陶瓷       ②氮化硅陶瓷
③碳化硅陶瓷 ④氮化铝陶瓷
⑤氮化钛陶瓷 ⑥硅化硼陶瓷
⑦二硅化铜陶瓷 ⑧红色玻璃
⑨钢化玻璃 ⑩光导纤维
分析: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指具有特殊结构、功能的新材料。红色玻璃是在原料中加入Cu2O使玻璃呈红色,钢化玻璃是把普通玻璃放入电炉里加热,使它软化,然后急速冷却而制成的,都属于传统硅酸盐产品。
答案:①②③④⑤⑥⑦⑩
[特别提醒]
(1)硅属于非金属元素,但也具有一定的金属性,如可导电、具有金属光泽等。
(2)导电性:硅<石墨。
(3)酸性强弱:H2CO3>H2SiO3。
[例1] 下列关于硅和二氧化硅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晶体硅呈灰黑色,是具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
B.硅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但自然界里无游离态的硅存在,常温下可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C.硅和二氧化硅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D.工业上用焦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二氧化硅来制备硅说明通常情况下还原性C>Si
.
[答案] D
(1)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的碳,却不存在游离态的硅。
(2)二氧化硅与焦炭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制取粗硅时,生成的是CO而不是CO2。
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性质的比较
名称
SiO2
CO2
物理性质
颜色
无色
无色
状态
固体
气体
熔沸点
很高
很低
硬度


溶解性
不溶于水
可溶于水
名称
SiO2
CO2
化学性质
类型
硅酸酸酐、
酸性氧化物
碳酸酸酐、
酸性氧化物
与碱(NaOH)
SiO2+2NaOH=== Na2SiO3+H2O
CO2+2NaOH===
Na2CO3+H2O
CO2过量时生
成NaHCO3
[例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SiO2和CO2均由分子直接构成
B.CO2、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不与任何酸反应
C.CO2和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氧化钙反应
D.CO2、SiO2分别是H2CO3、H2SiO3的酸酐,因而均可由CO2、SiO2与水反应制得相应酸
[解析] SiO2直接由硅原子、氧原子构成,CO2是由CO2分子构成,A错;SiO2能与氢***酸反应,B错;CO2、SiO2与CaO反应生成CaCO3和CaSiO3。SiO2不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生成H2SiO3,D错。
[答案] C
1.表示方法
(1)化学式法:
如硅酸钠(Na2SiO3)、硅酸钙(CaSiO3)等。此法一般用于组成比较简单的硅酸盐。
(2)氧化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