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古诗主题教案《长歌行》素材
古诗主题教案《江南》素材
译文
江南又到了相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
注释
泉眼:泉水的出口,因为小,故称泉眼。
晴柔:晴天柔软的风光。
尖尖角:还没有放开的嫩荷叶的尖端。
惜:疼惜。
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头:上方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南宋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他作诗20000多首,只有少数传下来。
鉴赏
此是一首清爽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实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密切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软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耀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楚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疼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好像它是喜爱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呈现自己的绰约风姿。三、四两句,诗人似乎一位高超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杨万里写诗主见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深厚的爱好,常用清爽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擅长捕获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改变,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溢浓郁的生活气息。古诗今译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爱晴日的温顺。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古诗主题教案《对雪》素材
《对雪高骈》是由高骈所写,作品原文如下,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诗人希望白雪能消退人世间一切罪恶,使艰难险阻都变成光滑的坦途。
作品译文
雪花飘入庭户,窗外的青竹慢慢变成玉液琼枝。假如登上高楼观赏野景,那野外一切坎坷难走的道路都将被大雪盖尽。
注释
六出:六瓣。雪的形态如六瓣花
琼枝:白玉雕成的树枝
恶路歧:险恶的道路
户:人家
作者简介
高骈(pin)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晚唐名将。高骈诞生于禁军世家,其一生辉煌之起点为866年率军收复交趾,破蛮兵20余万。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期间正值黄巢大起义,高骈多次重创起义军。被唐僖宗任命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后中黄巢缓兵之计,大将张璘阵亡。高骈由此不敢再战,致使黄巢顺当渡江、攻陷长安。此后至长安收复的三年间,淮南未出一兵一卒救援京师,高骈一生功名毁之一旦。高骈嗜好装神弄鬼,几乎达到癫狂的程度。后被部将毕师铎所害,连同其子侄四十余人,同坎(坑)瘗(埋)之。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之作,诗人希望白雪能消退人世间一切罪恶,使艰难险阻都变成光滑的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