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渗透.doc

格式:doc   大小:7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渗透.doc

上传人:apanghuang17 2017/5/22 文件大小: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渗透.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高中物理****题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渗透高中物理****题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渗透方法是知识的载体,物理科学方法的教育可在物理教学的任一环节实行。对学生进行****题教学主要是为了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从而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学生只有将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才能慢慢掌握物理科学方法。一、认识及运用比较法类比方法其实际上也是一种逻辑推理的过程,通常是对两个( 或者两类) 不同的对象进行比较, 目的是找二者之间相同点或者相似点, 之后依此为根据, 把其中一个( 或者一类) 对象的已经掌握的知识, 猜测推移到另一个( 或者一类) 对象身上去。简单的说, 就是比较之后, 把已知的相同或相似部分,推知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未知部分。 1. 运用比较法在高一物理匀速圆周运动部分,学生对于皮带传送以及同轴转动的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常出现混乱, 关于这部分的内容运用比较法讲解则会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2 例 1. 如图 1 所示为一皮带传送装置, 主动轮半径为 r1, 从动轮半径 r2 ,已知主动轮转速为 n ,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求从动轮的转速? 例2, 把地球看作理想球体, 由于地球自转, 则赤道处的物体与北纬 60 处的物体相比,他们的线速度之比_____ 。分析:在解决皮带传送问题中抓住 V1=V2 ,而在解决同轴转动问题时可与之相比较,即抓住同轴转动中 1=2 ,再根据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则上述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2. 表格法列举比较对象表格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的了解类比对象之间的关系。二、认识及运用图像法本文由论文联盟理图像法也是物理****题解决中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在教学中可能涉及的图景有受力图景、运动过程图景、几何图景、能量图景、热学图景、电学图景和光学图景等, 显然对于各部分知识应有不同的教学重点。例如力和力的平衡教学中, 应以受力图景为重点; 直线运动教学中应以运动图景为重点。例 1. 例如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 时间内通过路程为S, 它在中间位置的速度为 V1 ,在中间时刻时的速度为 V2 ,则 V1 和 V2 的关系是( )。 3 A. 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V1V2 ; B.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 V1V2 ; C.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V1=V2 ; D.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 V1v2 。 br= ““分析: 该问题可以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求解。我们可以利用速度时间图像来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物理图景。匀加速直线运动图像如下: 不管是匀加速还是匀减速,均可从图像上得到结论: V1V2 。正确地建立物理图景的重点是培养其形成良好的思维****惯。三、认识和运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处理连接体问题常用的方法是:整体法与隔离法。正确地选取研究对象是解题的首要环节,弄清各个物体之间哪些属于连接体, 哪些物体应该单独分析, 分别确定它们的加速度,然后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求解。例1 如图所示,木块 A 质量为 1kg ,木块 B 的质量为 2kg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B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1N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系数为 ,今用水平力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