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夹竹桃教学反思
《夹竹桃》教学案例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夹竹桃花的花色奇异好玩和花期之长韧性珍贵的特点,品尝课
(3)、无不奉陪。(课件出示文字。)
6、有没有同学在读从春天始终到秋天,从迎春花始终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句话时,想到了课文第3自然段?说说你的想法。
我们先请位同学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有什么特殊之处?
一百多字,十四种花,没有一个字写夹竹桃的。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段离题的内容呢?(课件展示十四种花,对比衬托夹竹桃的花期之长。)
7、了解到夹竹桃花期很长这一特点后,你对它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了呢?(花期之长,韧性珍贵!)你真的觉得它韧性珍贵吗?请你读读这个反问句: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特别珍贵吗?
8、自由练读,揣摩如何读好这段话。全班沟通。指名朗读,读后评议。请四位学生分句读,闭眼想象夹竹桃一年三季,花开不落的珍贵韧性。试背。
五、设置悬念:
夹竹桃的花色奇异好玩,花期之长韧性珍贵,读到这你们是不是也喜爱上了这夹竹桃?告知大家,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别有一番情趣,让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去领会她月下的扑朔迷离的风姿吧!
板书设计:
17、夹竹桃
花色奇异好玩
花期韧性珍贵
花影?
夹竹桃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夹竹桃花的花色奇异好玩和花期之长韧性珍贵的特点,品尝课文的语言。
2、学习生字词语,理解无不和无不运用效果。
3、借助画面,感受意境,指导诵读。
教学过程:
一、经典诵读3
今日的经典诵读,想和大家复习几首描写四季景色的诗句。请大家背一背。
二、导入
1、今日,老师将和大家一同走进一位中国闻名文学家、语言学家。他是季羡林。(出示图片)
2、关于季老先生,你查找到哪些资料,能跟大家沟通一下吗?
3、季老家有个小院子,里面种植了很多的花,想不想去观赏一下?
4、图片展示,你能用一些词语或句子来形容这些花或这个小院吗?
5、喜爱这些花吗?可季老却对他们家大门内的两盆花情有独钟,(图片出示)相识吗?对它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汇报)
三、感受色美。
1、让我们一起随着季老先生那质朴的文字,观赏那两盆夹竹桃吧。自由读课文其次自然段(出示,指名朗读其次段。)
2、季老在这段文字中,主要抓住夹竹桃的哪一方面来描写的?
3、你觉得这两种颜色的搭配奇异好玩吗?为什么?(是啊,这燃烧着热忱的红和那冰清玉洁的白,融洽地开在一起,这景象让作者感到奇异、好玩。)
4、平常我们会说什么融洽?(关系融洽)这里用了这个词,这两盆花给你什么感觉?谁情愿读一读?
5、融洽让语言有了感情,这就是语言的精妙。让我们一齐读读这段文字,体会这奇异好玩的景象。
四、品悟韧性
1、仅仅因为夹竹桃的花色奇异好玩,季先生才爱上了它吗?还因为什么?
2、出示: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花比起来,不是显得特别珍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