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高职院校学生评教实践探析摘要:学生评教是教育教学评价的一种方式,是教学质量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教学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对教学管理实践中的研究、探索和总结以及对学生评教的目的意义分析探讨高职院校学生评教的实施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关键词:高职;学生评教;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及时了解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获取教学质量信息反馈, 为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开展学生评教是获取课堂教学质量信息的有效途径。我院(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于 1998 年首次进行了全院性学生评教, 取得了一定成效, 充分展示了学生评教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同时存在着一些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提高。 2 一、学生评教的目的意义学生评教是指学生根据教师的课堂表现、讲授效果及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一种活动。教学活动是一种教与学双向互动的活动, 教师的教只有得到学生的认可和积极配合才是成功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对教师的教学情况乃至人品感受最深, 因而他们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最具发言权。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的教学经验、教学能力、专业水平、教学态度、教学效果以及与学生的关系等, 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二、学生评教的实践与分析学生评教工作是项严肃、细致的工作。我院学生评教采取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3 (一) 定性评价采用座谈会法, 包括由各班班长组织的同学座谈会以及教务处组织的随机选取的全院部分学生座谈会, 听取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并汇总分析,反馈评价结果。(二) 定量评价采用指标体系法, 它的实施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 一是前期准备阶段。包括评价指标的确定, 评价问卷的印制, 评价对象和评价时间的选择等; 二是实施过程。包括通知被评价教师, 组织问卷填写, 回收调查问卷等; 三是结果分析与反馈。包括调查问卷文字整理, 数据输人, 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编写评价报告,反馈评价结果等。 1 .评教指标体系的设计首先,评教指标的设计采用了目前常用的因素分析法. 结合导向性原则, 突出高职院校注重实践的特色, 设置了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教学效果 5个一级指标和 13 个二级指标。评价等级按优、良、一般、差四级设定, 赋予相应分值后折算成标准分。其次, 为了使学 4 生对教师的评价不受评价过程中具体组织人员解说的影响,对各指标有较具体的说明,并将在同一个班授课的教师列在同一张表中, 使学生通过横向比较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见表 1。 2 .具体实施首先是宣传动员, 加深广大师生对评教作用的认识, 以取得广大师生的认同和配合。其次,是统一学生评教的范围、时间、形式, 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评教范围是评价所有承担课堂教学任务的任课教师;评教时间安排在考试前四周课堂教学将近结束之际;评教采用学生无记名填写评价表的形式, 以消除学生的疑虑, 取得较为真实的数据。第三, 选择足够的评教样本。具体操作时, 每班由学习成绩在前 15 名的学生参加,新生第一学期由班主任根据平时的情况确定参评学生 15名, 这样可以避免某些不必要的担忧, 5 提高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和可信度。第四, 考虑到评教的各种可能性难以预料, 其最终结果不公开, 但具体得分或排位由各系部通知到每位教师本人。这样做可避免被动, 有利于评教指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评教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3 .评教结果统计分析按表1 的指标体系, 我们组织全院学生开展了评教工作, 现以 2004 年6 月的统计情况为例,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1) 从统计结果来看,得分在职人员 85-95 分之间的教师占总教师数的 80 %,全院平均分为 87 ,得分呈正态分布,说明统计结果基本符合统计规律,见表 2。 6 (2) 从表 3 可以看出,各系部教学满意率达 100 %的教师占测评教师的 %以上. 不满意率高于 30 %的教师占测评教师 %,说明我院连抓教学质量不放松取得了较大成效。(3) 从各系部来看,教学计划中实践课时占较大比例的系的平均得分较高, 学生满意程度也高, 实践课时占较大比例的课程教师的得分较高,说明学生偏爱动手能力较强的课程, 这与高职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相符。(4) 从个体情况看, 排名在前 50 名的是那些具有丰富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 说明具有较强专业技能水平的教师深受学生的欢迎。但是, 评价结果不能完全客观反映部分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由于这些教师平时对学生要求严格, 有的课程在学期中间结束了考试, 而学生评教滞后, 有些考试不合格的学生给教师以较低的评价; 而另一些对学生要求较松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