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住宅桩基检测方案范本.doc

格式:doc   大小:179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住宅桩基检测方案范本.doc

上传人:pppccc8 2022/6/25 文件大小:17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住宅桩基检测方案范本.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吉宝城镇项目一期(1A1、1A2和1B)
复合载体夯扩桩桩基检测工程检测方案
工程概况
吉宝城镇项目一期工程包括29栋住宅楼,位于XX市沈北新区蒲河新城 道义区,住宅形式为地下一层,地上六层,设计采用复合载体夯扩桩,桩径 400m载一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60 —80mm。
5、 桩头处理
混凝土桩应先凿掉桩顶部的破碎层和软弱混凝土。
桩头顶面应平整,桩头中轴线与桩身上部的中轴线应重合
桩头主筋应全部直通至桩顶混凝土保护层之下,各主筋应在同一高度 上。
距桩顶1倍桩径范围内,宜用厚度为3〜5m的钢筒围裹或距桩顶1. 5 倍桩径范围内设置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支模浇注,桩顶应设置钢筋网 片2〜3层,间距60〜100 mmo
桩头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桩身混凝土提高1〜2级,且不得低于C30o
6、 资料整理

1、 根据沉降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对于陡降型0—s曲线,取其发生明显陡 降的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
2、 根据沉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确定:取STg匕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 前一级荷载值。
3、 0—s曲线缓变形时,取桩顶总沉降量为60mm时对应的荷载值。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参加统计的试桩结果,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取其平均值
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2、 当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为设计提供依据时取最小值。
3、 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麻应按单桩竖向抗 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一半取值。
2)单桩竖向抗压载荷试验(工程桩)
针对工程桩进行的单桩竖向抗压载荷试验可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
1、 检测数量
每栋楼工程桩检测数量应不小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
2、 检测装置
静载试验采用堆载法,反力系统由主梁、配重物块和1台油压2020或 32020斤顶组成,试验前吊运合力中心与桩轴线基本重合。
3、 位移量测装置
基准系统采用9. 0m长钢管做基准梁,安装在基准桩上,基准桩采用1. 5m 长的钢管桩打入地下,基准梁应具有一定的刚度,梁的一端应固定在基准桩 上,另一端应简支于基准桩上。基准桩安放位置与试桩的间距应大于4d(基 桩直径)。
试验桩位移采用两只量程为50mm、精度为0. 01mm的大行程百分表测读。 加载过程中沉降超过50mm时,采取重新倒表。
4、 加卸荷与沉降观测
(1)加荷分级:按规范要求进行分级加荷,不少于8级且每级加荷量为预
估极限荷载的l/8-l/10o
级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加载分级kN
168
336
504
672
840
1008
1176
1344
1512
1680
卸载分级kN
1344
1008
672
336
0





快速维持荷载法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荷载维持 不应小于lh,是否延长荷载维持时间应根据桩顶沉降收敛情况确定。
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
卸载时,荷载维持lh,按第15、30、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后,即可卸 下一级荷载。
终止加荷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
注:当桩顶沉降能相对稳定且总沉降量小于40mm时,宜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o
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 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
荷载已超过所规定的极限荷载,而沉降仍继续明显增加;
当荷载一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60 —80mm。
5、混凝土桩桩头处理
混凝土桩应先凿掉桩顶部的破碎层和软弱混凝土。
桩头顶面应平整,桩头中轴线与桩身上部的中轴线应重合
桩头主筋应全部直通至桩顶混凝土保护层之下,各主筋应在同一高度 上。
距桩顶1倍桩径范围内,宜用厚度为3〜5m的钢筒围裹或距桩顶1. 5 倍桩径范围内设置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支模浇注,桩顶应设置钢筋网 片2〜3层,间距60〜100 mmo
桩头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桩身混凝土提高1〜2级,且不得低于C30o
6、资料整理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QC。可按下列方法综合分析确定:
1、 根据沉降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对于陡降型0—S曲线,取其发生明显陡 降的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
2、 根据沉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确定:取STg匕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 前一级荷载值。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