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途径
【摘要】商业银行积极发展普惠金融业务不仅是国家提出的一个战略要求,而且也是战略决策之一,进而为普惠金融群体提供全面、优惠的金融服务。但是商业银行在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时,不仅存在较大风险,而且成本较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途径
【摘要】商业银行积极发展普惠金融业务不仅是国家提出的一个战略要求,而且也是战略决策之一,进而为普惠金融群体提供全面、优惠的金融服务。但是商业银行在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时,不仅存在较大风险,而且成本较高,收益较低,同时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能力、信息化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较高。所以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应积极应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定位准确、认清形势,认真做好普惠金融的相关工作,以保证普惠金融业务的便捷性以及安全性。
【关键词】普惠金融业务;商业银行;途径
商业银行通过积极发展普惠金融业务,能让低收入以及弱势群体通过正当途径获得金融服务,不但能有效改善金融市场的环境,让金融市场之间能保持良性竞争,而且还能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主要是提供金融货币,而积极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则能对其业务范围进行拓展,营造良好、健康的社会形象。商业银行通过积极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客户与银行建立信任、良好的关系,不但能让商业银行时间可持续发展,而且还能让社会经济实现稳定、健康地发展。
一、建立完善的普惠金融业务体系
(一)积极建设信用体系
首先应对征信法律法规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建设一个包括所有权个人和企业信息的信用信息库;其次应通过社会力量,开展专业性较强的社会征信系统,严格监控和管理征信市场;最后应针对信用服务行业制定规范和科学的标准,让信息能实现共享。除此之外,应考虑低收入人群的利益,针对具体情况,构建完善的风险保证金制度,不但能让贷款者风险明显降低,而且还能让借款人损失明显减少,建立完善和科学的信用机制,在对信息沟通渠道进行完善的前提下,通过各种途径,让擔保难的现象得以有效解决,从而为更多群体提供金融业务。
(二)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
首先建立由人民银行、各金融机构内部稽查、社会审计审计部门组成的风险监管系统,并构建完善和科学的政策协调机制,在信息共享的前提下,实现防范金融风险的效果。其次应不断创新普惠金融监管体系,有效区分监管与行业管理,结合实际情况,成立普惠金融行业管理协会,对机构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最后,应对普惠金融机构准入机制进行不断完善,在加强风险管理的前提下,通过法律手段等,规范这一体系,金融机构应对风险管理措施进行不断创新,在不断提升效率的前提下,加强风险掌控的能力,积极引入各种新技术,利用先进经验对信贷业务流程进行不断完善、优化。
(三)加强法律支持
首先应对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完善,为逐步深化金融改革以及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保证、支持,在法律层面上应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责任以及地位等进行明确,包括邮政储蓄法、合作金融法等。除此之外,还应构建房产、机动车等登记制度,为深化抵押权制度打下良好基础。在法律层面上,应关注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制定完善的配套政策,对商业银行进行引导,让其能更好发展普惠金融业务。政府部门应坚持放活、少取、多予的原则,进一步支持普惠金融机构,对其风险进行合理补偿,通过保险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