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黄庭坚《跋子瞻和陶诗》诗词赏析.pdf

格式:pdf   大小:13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黄庭坚《跋子瞻和陶诗》诗词赏析.pdf

上传人:buzaiwuzhuang123 2022/6/25 文件大小:1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黄庭坚《跋子瞻和陶诗》诗词赏析.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黄庭坚《跋子瞻和陶诗》诗词赏析
跋子瞻和陶诗
宋代:黄庭坚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
出处虽不同,风味乃黄庭坚《跋子瞻和陶诗》诗词赏析
跋子瞻和陶诗
宋代:黄庭坚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
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译文
苏子瞻被贬官到岭南,当宰相的想要把他杀死。
他饱吃了惠州的饭,又认真地和了渊明的诗。
陶彭泽是千古不朽的人物,苏东坡也是百代传名的贤士。
苏的出仕与陶的归隐,情况虽有不同,但两人的风格和情味,却
是多么相似啊。
注释
跋(bá):文体的一种,多写在书籍和文章的后面。
子瞻:即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
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和陶诗:和陶渊明的诗。
岭南:地区名,指五岭以南地区。
时宰:当时的执政者,指章悖。饱吃惠州饭:哲宗绍圣元年(1094 年),苏轼被贬官,至惠州安
置,时达三年。惠州:今福建。
彭泽:地名,在今江西九江东北部。陶渊明曾在此地作县令,因
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乡。这里以彭泽指代陶渊明。
处:隐居田园。
创作背景
建中靖国元年(1101 年),苏轼病逝常州。崇宁元年(1102
年),诗人知太平州,九天即被罢官。当时赵挺之为相,仇视诗人,
欲置之死地。诗人联系自身遭遇,写下这首诗来表达对苏轼的深沉忆
念和崇敬。
赏析
诗题“跋”字表示诗人对苏轼的尊敬。首二句“子瞻谪岭南,时
宰欲杀之。”分量极重,也切合事实。“时宰”章悖贬东坡于惠州,
自以为东坡在那里既无自由,又不服水土,必死无疑。孰料东坡泰然
处之。诗人平淡中概括了苏轼先贬惠州,再贬儋州,已至天涯海角之
绝地的经历。“时宰欲杀之”五字,有回拦横截之力,写出诗人对执
政者妒能嫉贤、残酷打击的无比愤慨。尤其用一“欲”字点出其用心
之狠,而为苏轼抱无尽之同情。状况如此沦落,诗人再用“饱吃饭”
与“细和诗”两个生活细节,生动而具体地再现了苏轼超迈洒脱的精
神境界。前两句用力之重,恰恰成为后二句的铺垫,造出跌宕悬殊的
强烈效果。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急转,在“时宰欲杀之”的情况下
既不乞怜,也不忧伤,而是“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这是对
“时宰”*的极大蔑视,也是胸襟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