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浅谈手足口病的主要预防控制措施-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docx

格式:docx   大小:1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手足口病的主要预防控制措施-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docx

上传人:mama1 2022/6/25 文件大小: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手足口病的主要预防控制措施-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手足口病的主要预防控制措施: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
  R181A1005-2720(2010)03 - 206 - 02   手足口病;预防;限制       手足口病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浅谈手足口病的主要预防控制措施: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
  R181A1005-2720(2010)03 - 206 - 02   手足口病;预防;限制       手足口病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1],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为了提高对该病的防控实力,现就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主要预防限制措施探讨如下。   1 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主要为病人、健康带毒者、隐性感染者。显性与无症状者感染比例为4:1(0~4岁)、1:2(5~12岁)、1:8(≥20岁),健康人病毒携带率5岁以下为13%,20岁以上为 25%,显性病人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 1周内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一口途径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患病期间,口鼻分泌物、粪便及疱疹液具有传染性。病人粪便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 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易感性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EV71各型间无交叉爱护,病例再感染发生率为3%。幼儿园、托儿所易发生聚集病例,天津调查发觉,幼托儿童发病较散居儿童高,也可出现家庭接触发病。   ,3~4月起先增多,夏秋季达高峰或易流行。依据日本、英国等欧洲发病资料,该病有周期流行特点,间隔 2~4年。   2 预防和限制措施    加强日常监测与报告加强手足口病的各项监测,开展疫情分析,驾驭流行规律,开展EV71病毒流行病原的型别与变异监测,阐明病毒基因型、毒力、致病性的关系,预料手足口病流行趋势。2008年 5月 2日,卫生部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各级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发觉有手足口病病例,应根据《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于24h内进行网络直报。发生流行或爆发时,按《突发公共卫生事务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方法》等有关规定,刚好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务信息报告。    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加强卫生宣教,养成良好的卫生****惯,勤洗手,保持环境卫生,要常常室内通风,勤晒衣被。少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开接触患者,出现相关症状要刚好到医疗机构就诊。要保持良好通风,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每日进行晨检,发觉可疑患儿刚好送诊、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