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docx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05 2022/6/25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
作者:陶信伟,赵婷
来源:《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年第1期
[摘要]根据调研,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三大失衡:一是教师成长需求与民办高校培训制度间的失衡;二是教师个性发展与民办高校评突出的表现。
(一)教师成长需求与民办高校培训制度间的失衡
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是高校教师获得个人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们都希望在完成日常工作之余能够通过一定的渠道去参加校内外培训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包括科学研究技能教学教法理论、专业前沿知识等。对于公办高校而言,因为体制等多方面原因,可以从多渠道获得各种培训资源。因此,公办高校的教师往往会定期参加各类培训,有时还会因为教师参加的次数过多,出现某些培训无人可派的尴尬境地。但对民办高校而言,这些培训资源是可遇不可求的,这其中包含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民办高校获得免费或公派的培训资源较少;二是由于民办高校办学经费有限,没有充裕的经费供教师培训使用;三是民办高校教师流动性大,培训的回报率较低。在日常工作中,通过与教师的交流,我们发现,在信息和知识飞速更新的时代大部分教师都迫切希望了解更多的专业前沿知识和国内外最新的教育理念,这种自我实现的需求,在青年教师中间表现得更为强烈。教师成长需求与民办高校培训制度间达不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关系,即现有民办高校提供的培训无法满足其教师职业发展需求,二者间的生态失衡就在所难免了。
(二)教师个性发展与民办高校评价体系间的失衡
目前,民办高校的绩效评价体系大多参照公办高校的形式执行,如教师的考核结果通常以教学和科研的综合得分来进行最终的定等定级。这种评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教师的个性教师为了获得较高的绩效考评结果,就会对照着这些指标来进行日常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对于与之无关的事项,如加强对学生的课外辅导、参与校企合作活动等,往往置之不理。教师的个性化发展也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此外,这种量化的科研业绩考核,也会束缚教师在科学研究上的创造力。因为许多优秀的科研成果往往需要付出较长的时间,有时是数年的艰苦付出现行的年度科研量化考核则迫使教师放弃一些好的科研项目,转而进行一些“短平快”的科研而我们知道,这些短时间的科研对年轻教师而言,无助于提高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仅仅作为一项“日常工作”被完成。民办教师的个性发展也因这种简单、量化的评价体系受到不同程度的约束。
三)民办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满意度失衡
工作压力满意度包括工作稳定性、工作负荷、同事关系以及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等。研究
发现:①员工超负荷的工作会给其身心造成较大的伤害,同时也会给组织的绩效造成负面影响;②产生工作压力的主要原因是工作要求;③工作控制可以调节工作压力和具体工作要求之间的关系[3]。当学校或家庭出现的各种压力超过了教师能够承受的范围,教师这个生态系统就会出现失衡。如果外界的压力没有及时调节,这种失衡会处于持续的状态,久而久之就会走向失衡或崩溃。
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看,教师应该把外界的各种压力控制在可以调节的范围内。教师的工作重复性较强,工作过程容易产生倦怠。就民办高校的教师而言,由于教育经费的限制,会在一定范围内控制教师的数量,这就导致其承担的课时量较公办高校而言会更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教师不能从繁琐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找到工作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势必会造成对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