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埃博拉出血.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埃博拉出血.docx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02 2022/6/26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埃博拉出血.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埃博拉出血热(Ebolahemorrhagicfever,EBHF)是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EBV)引起的人的严重出血性热病。EBV有极高的传染性,有传染性的试验操作要在P4级高度安全实验室中进行。EBHF对人类的危害极大。世界0%)及苏丹干燥草原地区,血清EBV抗体阳性率最高,主要发生在定居于多雨森林中的种族群体内。%。
【诊断】
EBV主要存在于病人或病猴的血液、肝脏、血浆、血清、精液中,用免疫荧光方法(IFA)检测培养细胞中的病毒抗原,用乳鼠脑内接种分离和鉴定病毒。血清学诊断方法还有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等。应用组织学、免疫细胞化学及超微结构检查等方法研究发现,感染EBV后猴皮脂腺周围血管结构抗原阳性,提示可用病人含汗腺皮肤作为实验诊断材料。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确诊疑似病例的首选方法,其次可选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福尔马林保存的死者皮肤用免疫组化试验(IHC)检测抗原,可用于诊断和监测,此法不需冷藏保存标本,操作安全。这些方法均可在不具备P4级安全防护条件下进行。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约在患病初期(8-10d)出现,故对发病初期的可疑病例检查抗原和分离病毒更可靠,因为这种急性高病死率的疾病在病死前有的还查不到抗体。
【治疗】
目前,由于对于埃博拉的病理不详,所以无有效治疗手段。目前对EBHF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为对症治疗,重症病例需给予支持性护理,因病人常脱水,需静脉输液,可考虑使用大剂量干扰素及抗血清。抗EBV免疫血清球蛋白G对志愿者使用证明安全有效。使用免疫血清中止治疗后对动物无长期保护作用。
【防制措施】
EBV在60°C1小时可大部分被灭活。紫外线、Y射线、甲醛、次***酸、酚类消毒剂和脂溶剂均可灭活病毒。发现疑似病例和病人应立即隔离,严格消毒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和血液等,医院工作人员应了解有关此病性质及传播途径。高危险操作,如静脉输液及处理血液、分泌物、导管和吸引器等必须在隔离防护的条件下进行。死于EBHF的病人应立即埋葬或火化。人与人传播的主要方式是接触污染的血液、分泌物或体液,故与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受到监视,即每日查体温2次,。对偶然接触者一旦发热,立即报告。可疑病例自最后接触之日起监视3周。与病人或污染物接触,不穿隔离服的医院工作人员,自最后接触之日起,即认为已受到接触,对其应进行监视。这些做法是防止人与人传播的有效措施。自然界的猴或实验猴发现疑似病例,应将同一环境的猴群全部捕杀,将有关场所、房舍及用具等彻底消毒。
【人畜感染特点】
科学家们认为,埃博拉病毒主要是因为人类食用赤道地区某种带有埃博拉病毒的动物而感染的,它的传播途径十分广泛,可以通过未受伤皮肤直接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和结膜、体液传播;通过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传播;通过血液传播;亦可通过接触病人的物品传播。正因如此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艾滋病、鼠疫等一起列为须重点防范的传染病。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未发现可能将病毒传入植物或由植物传给家养动物或节肢动物的媒介。
【历史事件】
本病1976年曾在非洲的苏丹西赤道省和扎伊尔北部暴发流行,600多人被感染,死亡43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