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城市更新中海绵城市规划方案设计研究.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城市更新中海绵城市规划方案设计研究.docx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02 2022/6/26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城市更新中海绵城市规划方案设计研究.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城市更新中海绵城市规划方案设计研究
摘要:规划区位于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分区的海绵功能强化区,属内涝问题突出的街道和水体黑臭的排水分区。规划区位于深圳河流域福田河片区,位于西部雨型分区,新建建筑类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70%,对应设计降雨量主要以雨水管网系统和地形坡度为基础,地势平
坦的地区,按就近排放原则采用等分角线法或梯形法进行划分,地形坡度较大的地区,按地面雨水径流方向进行划分。根据本项目所在片区雨水管线布置情况、场地竖向高程、场地内部建设情况等进行汇水分区划分,由下图所示:
将规划区划分为2个汇水分区,场地主要排水去向为奥士达路和梅康路市政雨水管网。
海绵城市建设方案设计
海绵设施适宜性分析
根据《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中的海绵设施适应性研究成果及推荐的典型设施类型,结合规划区土壤类型及建设开发条件,选择绿色屋顶、透水铺装、生物滞留设施、渗渠为本项目主要应用的海绵设施类型,选择下沉式绿地、初期雨水弃流设施为备选海绵设施。
海绵设施指标分析《深圳市海绵城市规划要点和审查细则》对不同项目径流量控制目标做出了规定,并基于典型建设项目给出了海绵设施指引性指标。
规划区属于新建建筑与小区类项目,结合海绵施设适宜性分析结果,确定海绵设施建设指标如下:绿色屋顶比例50%,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比例60%,透水铺装比例90%。
海绵设施规划方案根据规划区特点,结合径流组织路径,参照“海绵设施适宜性分析”结果,选择绿色屋顶、透水铺装、生物滞留设施、渗渠为本项目主要应用的海绵设施类型,各海绵设施布局及说明如下:
在裙房上建绿色屋顶,绿色屋顶面积为2092平方米,绿色屋顶比例45%,雨水经绿色屋顶的渗滞、净化后进入雨落管,雨落管断接散排到铺装,经渗渠转输至生物滞留设施;塔楼因楼层较高,在其上建设绿色屋顶维护管理不便,故采取常规屋顶,雨水进入雨落管,雨落管断接散排到铺装,经渗渠转输至生物滞留设施。
人行道、广场铺装部分采用透水铺装,,透水铺装比例100%。
在规划区地势低洼处建生物滞留设施,生物滞留设施面积为480平方米,绿地下沉比例62%,经场地竖向、渗渠等将地面雨水径流接入生物滞留设施进行渗透、滞蓄、净化。
模型评价及目标核算根据规划区特点构建模型,使用模型进行目标复核和布局优化。模型构建主要用于辅助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复核,建设指标和海绵设施布局优化。根据场地布局方案、建筑设计方案按照场地汇水分区划分结果及下垫面类型,构建模型,模型如下图所示。
模型主要参数说明如下:(1)绿色屋顶,基质层厚度300mm,;(2)透水铺装,面层厚度65mm,,渗透率250mm/h;砾石层厚度500mm,;
(3)生物滞留设施,有效下沉深度300mm,溢流口低于汇水面100mm;(4)渗渠,表面
%。
汇水分区一生物滞留设施面积为210平方米,汇水分区二生物滞留设施面积为270平方米。
将该海绵设施布局方案输入模型评估雨水径流控制效果,结果显示:%%,%,满足海绵城市建设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70%的要求。
海绵建设与相关专业衔接与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