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猪瘟与大肠杆菌混淆感染的防治
概括:猪瘟与大肠杆菌混淆感染的防治 2008 年
猪瘟与大肠杆菌混淆感染的防治
概括:猪瘟与大肠杆菌混淆感染的防治 2008 年 8 月河南某 300 头母猪规模猪场的 2 月龄左右的仔猪发生了以眼睑水肿, 拉黄色或灰色稀粪,耳朵、腹下以及后肢内侧出现紫斑或紫点为特点的疫病,经流行状况检查及病死猪的剖检、 动物实验、试剂检测等实验室方法综合诊疗为猪瘟与产毒生性大肠杆菌的混淆感染。发病状况据该猪场主介
绍,该批猪有 220 头,发病 100 余头,在 20-30 日龄已进行过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的免疫。 60 日龄时准备进行猪瘟细胞苗的免疫,因为雨水绵延不停圈舍湿润,仔猪拉稀许多而未进行。关于拉稀的仔猪也采纳了踊跃的治疗举措, 但成效很不理想, 并且病情愈来愈严重,陆续死亡了 10 头。确诊病原后,采纳了适合的举措,病情才渐渐稳固, 4 个月后,生产基本正常,此间又死亡了近 15 头。临床
症状病猪先是拉黄色或灰色稀粪, 2 天后耳朵发紫,体温高升至 ℃
42℃,既而在腹下、 后肢内侧出现紫斑或黄豆大的紫点, 眼睑肿大,精神不振,扎堆、常卧地不起,最后呼吸急促,头颈后仰,四肢呈游
泳状划动而死亡。病理变化主要病变是心肌、膀胱均有点状出血;肝脏肿大,色彩变淡;脾脏肿大,部分边沿有出血性梗死。肾脏表面及肾乳头都存在褐色点状出血, 个别肾脏表面出血点体现典型的麻雀蛋样;喉头充血,部分有点状或条状出血;肠黏膜零落,肠壁变薄并有出血,肠内容物呈红色;胃底出血;个别肠壁体现水肿。防治举措:
(1)对病死猪及无治疗价值的猪只进行深埋办理,并用生石灰覆盖,同时对圈舍进行完全全面的消毒。 (2)症状较轻的猪只于颈部一侧注
射 5%氧氟沙星注射液 /kg 体重。另一侧按 -/kg
体重注射猪瘟高免血清, 同时饮水中增添适当的电解多维。 也可协助使用一些利尿的药物以增强毒素的排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