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1-杨氏弹性模量的测定.docx

格式:docx   大小:82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1-杨氏弹性模量的测定.docx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07 2022/6/26 文件大小:8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1-杨氏弹性模量的测定.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学物理实验教案1-杨氏弹性模量的测定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

教学时

杨氏弹性模量的测定
2学时
1、掌握伸长法测量金属丝杨氏模量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目

和要求
较高的仪器来测量d并多次测量。我们选择螺旋测微计来测量。
实验内容:
一、仪器调节
1、调节杨氏弹性模量仪双柱支架上的底脚螺丝,使立柱铅直。
将光杠杆放在平台上,两前尖脚放在平台的凹槽中,主杆尖脚放在圆柱夹具的上端面上,但不可与金属丝相碰。调节平台的上下位置,使光杠杆三尖脚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在砝码托上加1〜2个砝码(此砝码和砝码托不计入所加外力F之内),把金属丝拉直。并检查圆柱夹具是否能在平台孔中自由移动。
。使光杠杆镜面与平台面大致垂直。望远镜筒处于水平状态并与镜面等高,标尺处于铅直状态。
从望远镜筒外上方沿镜筒轴线方向观察平面镜内是否有标尺的像。若无,则上下左右移动望远镜位置和微调平面镜角度,直至在平面镜中看到标尺的像为止。
调节望远镜的目镜,使观察到的十字叉丝最清晰。再前后调节望远镜物镜,使能看到清晰的标尺像。微微上下移动眼睛观察十字叉与标尺的刻度线之间有没有相对移动,若无相对移动,说明无视差。记下此时十字叉丝横线对准标尺的刻
度值x(x应选择在零刻度附近)。若有相对移动,
00
说明存在视差,需仔细调节目镜(连同叉丝)与物镜之间的距离,并配合调节目镜,直到视差消除。
至此,望远镜调节完成,测量过程中不要再变动仪器的相对位置,包括放置望远镜的桌子不可震动,否则要从头再调。
二、测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
轻轻将祛码加到祛码托上,每次增加1个祛码,加至7个为止。逐次记录每加一个祛码时望远镜中的标尺读数x,x,Lx,。加祛码时注意勿
127
使祛码托摆动,并将祛码缺口交叉放置,以防掉下。
再将所加的7个祛码依次轻轻取下,并逐次记录每取下1个祛码时望远镜中的标尺读数
x,、x,、Lx〃°
650
用钢卷尺测量光杠杆镜面至标尺的距离d和金属丝的长度‘°
2
将光杠杆取下放在纸上压出三个尖脚的痕迹,用游标卡尺测量出主杆尖脚至前两尖脚连线的距离
d。
1
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的上、中、下三处
测量其直径d,每处都要在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各
d
测一次,共得六个数据,取其平均值。
实验钢处长度的测量:
1=
u(l)===(cm)
3
标尺到光杠杆镜面的距离
d=
2
u(d)=05=(cm)
光杠杆镜臂长:
d
i
u(d)=005=(cm)
13
198・38cm
=
4.
u(d)=0004=(mm)
B
测定金属丝的直径
u(d)=^S(d)2+UB(d)2=
1
2
3
4
5
6
7
8
次数
m/kg








增荷x7cm








减荷x"/cm








A=(x'+x')/cm
'.885







(A-A)
m07
/cm








相关系数Y=
K=(K)=

(-3)-2
1
=
u(l几丄严(d)u(d)u(K)u(d)
)2+(—)2+(2)2+()2丄(1)2
lddKd
21
=
E=()x1011N/m2
问题讨论
?答:外观对准、镜外找像、镜内找像、细调对零。

答:根据误差理论,物理量的值越小,应该采用越精确的测量仪器、越可靠的测量方法,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