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黄芪的功效与作用_略谈黄芪的双向治疗作用
719300陕西省神木县中医院� ������ 摘要药物的双向治疗作用是指某些药物有特别功能,可以调整人体阴阳偏盛或不足,使之复原“阴平阳秘”的状态,达到“精神乃治”的目的,黄芪的功效与作用_略谈黄芪的双向治疗作用
719300陕西省神木县中医院� ������ 摘要药物的双向治疗作用是指某些药物有特别功能,可以调整人体阴阳偏盛或不足,使之复原“阴平阳秘”的状态,达到“精神乃治”的目的,从而使人体保持健康。本文通过黄芪的止汗与发汗、升温与除热、止遗尿与利小便、通便与止泻、消散与收敛 、升压与降压、调整人体免疫功能等7个方面来论述黄芪的双向治疗作用。� 关键词黄芪 特别功能 调整人体阴阳偏盛或不足�� 很多中药可治疗两种表现症状相反的疾病,如泄泻和便秘,这符合中医的异病同治原则,现仅择一味黄芪稍加论述。� 止汗与发汗� 黄芪能止汗也能发汗,可用于治疗一些多汗症和一些汗出不畅病症。汗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汽化,从玄府排出的液体。《素问・阴阳别论》中记载“阳加于阴谓之汗”,汗液的排泄有赖于卫气对腠理的开合作用。对于卫阳不足,不能固密肌表,玄府不密津液外泄的多汗,可以用黄芪治疗,因黄芪能益正固表,卫气充则汗出有时;而对于气虚之人复感风寒湿邪,正邪交争于肌腠之间,正虚不能祛邪外出的汗出不畅,用黄芪配荆芥、防风、羌活、独活等解表药治疗有效。《景岳全书》中述黄芪“气虚难汗者可发,表疏多汗者可治”。在《本草汇言》中对其机理叙述得更为具体:“黄芪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故阳虚之人自汗频来,乃表虚而腠理不密也,黄芪可实卫而敛汗;伤寒之症行发表而邪汗不出乃里虚而正气内乏也,黄芪可以济津以助汗”。 � 升温与除热� 气虚之人,脏腑功能衰退,抗病实力下降,人体体温常不足,多易感冒。黄芪能益气升阳,使人体阳气充足,气足则能温煦全身,体温从而复原正常。而对于肺脾气虚卫外不固、营卫失调引起的发热,黄芪同样也可起到治疗作用,因黄芪补气益卫之故也。� 止遗尿与利小便� 遗尿和小便不利是症状截然相反的两种病。黄芪对脾肺气虚,中气下陷,水液无制所致的遗尿能起到治疗作用。因为黄芪擅补脾肺之气,气充则遗尿自止。而对于中气下陷,清气不升,浊阴下降,气化失职的小便不利也能治疗,因黄芪补升中气化气行水,从而使小便通利,以“气化则能出矣”。小便排泄有赖全身气化功能,对于气虚所致的遗尿和小便不利,黄芪可起到双向治疗作用。据现代药理探讨,黄芪用量在10g以下起利尿作用,而当用量大时则对尿液排泄起抑制作用。� 通便与止泻� 黄芪甘温补气,可用于治疗脾气虚弱,运化失健,脾之升清作用减弱,升清降浊功能失调所致的泄泻;也可用于治疗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大肠传导无力的便秘。因黄芪能补肺气,使肺气充足,肃降有力,腑行自畅。� 消散与收敛� 疮疡病的预后多与人体正气虚弱有关。气虚之人,反抗力下降,不能把毒外达而致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