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消化道穿孔的护理查房.ppt

格式:ppt   大小:254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消化道穿孔的护理查房.ppt

上传人:文库姐姐 2022/6/26 文件大小:2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消化道穿孔的护理查房.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消化道穿孔的护理查房
整理课件
病史汇报
患者男,孟锁银,83岁,因突发上腹部刀割样剧痛5小时,有恶心,无呕吐,急诊查血常规示WBC:*10*9/L,腹部X线可见膈下有游离气体,:43分拟于上拔管,因此对患者及家属的教育应贯穿于减压期间的全过程,详细评估患者及家属对胃肠减压的知识需求,说明其重要性,教给患者配合的方法与技巧,插的过程中不断鼓励患者,树立信心。要交代清楚不能将胃管擅自拔除,一旦拔除再次插管不但增加患者痛苦而且造成经济负担,尽量告诉留置胃管时间,使他们有思想准备,说明拔管时机,一般情况下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或胃大部分切除术后3~5天,肠鸣音恢复,肛门排便或排气可停止胃肠减压。另外妥善固定胃管及吸引器,一般胃管用胶布固定在鼻尖鼻翼部,每天更换胶布,效果会更好。③一般护理 给予吸氧以改善呼吸困难,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及酸中毒,补充血容量。监测生命体征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整理课件
术后护理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发病突然,表现为剧烈腹痛、病情危重,多数患者需紧急手术治疗,加之患者对住院环境的陌生,因而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体贴关心患者,语言温和,态度和蔼。消除患者紧张害怕的心理,各项护理操作轻柔,准确到位,减轻其痛苦。为患者创造安静无刺激的环境,缓解患者的焦虑。
整理课件
术后护理
①术后患者病房后,妥善安置患者。责任护士及时了解麻醉及手术方式,对腹腔引流管、胃管、氧气管、输液管妥善固定。若为硬膜外麻醉应平卧4~6h,若为全麻在患者未清醒前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6h 重点监测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并防止膈下脓肿,减轻腹部切口张力有效缓解疼痛;
②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尤其是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术后3h 内每30min 测量1 次,然后改为1h 测量1 次。4~6h 后若平稳改为4h 测1次。
整理课件
胃肠减压管的护理
①密切观察胃管引流的颜色及性质,记录24h 引流量。胃大部切除术后多在当天有陈旧性血液自胃管流出,24~48h 内自行停止转变为草绿色或淡黄色胃液;
②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减少胃内的积气、积液,维持胃处于排空状态,有利于吻合口早日愈合。观察胃管是否通畅,发现胃管内有凝血块或食物堵塞时及时用注射器抽出,生理盐水10~20ml 反复冲洗胃管致其通畅;
③留置胃管期间给予雾化吸入每日2 次,有利于痰液排出,并可减轻插管引起咽部不适;
④做好健康指导。护士应仔细讲解胃管的作用及留置的时间,取得患者的合作。防止其自行拔管,防止重复插管给患者造成痛苦和不良后果。
整理课件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腹腔引流管要妥善固定,避免牵拉、受压、打折。保持其通畅,以利于腹腔渗出液积聚于盆腔最低位和引流,同时也可减少毒素的吸收。术后24h 注意观察有无内出血的征兆,一般术后引流量≤50ml,淡红色,多为术中冲洗液。每日更换引流袋防止逆行感染,同时利于观察。
整理课件
饮食护理
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由于消化道重建改变了正常的解剖生理关系。因此饮食要少食多餐,循序渐进。术后72 小时肠蠕动恢复可拔除胃管,当日可少量饮水。第2 日进全流食50~80ml/次,第3日进全流食100~150ml/次,避免可导致胃肠胀气的食物,以蛋汤、菜汤、藕粉为好。第6 日进半流全量,术后10~14 天进干饭。2 周后恢复正常饮食。
整理课件
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①术后出血:术后严密观察血压及脉搏变化,腹腔内出血常表现为失血性休克症状,伴有腹胀、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等腹膜刺激征。因此护理中要严密观察患者腹部变化;
②感染:饱餐后的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造成弥漫性腹膜炎,术后可能出现腹腔或切口感染。患者一般术后3~5 天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切口疼痛消失。若此时体温反而增高,局部出现疼痛和压痛,提示炎症的存在。;
③吻合口梗阻:吻合口梗阻表现为患者拔除胃管或进食后腹胀,伴有呕吐胃内容物可混有胆汁液体。经禁食、输液等保守治疗后水肿消失自行缓解。
整理课件
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4,保持呼吸道通畅:肺部感染是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威胁病人生命,因为老年人呼吸功能减退,大多存在体弱,较多患者术前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在48h内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有时伴有肺不张,预防措施主要有注意保暖,避免着凉,麻醉清醒前,要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肩部垫高,使呼吸道呈水平位,密切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呼吸音及口唇、甲床、皮肤颜色,根据患者呼吸音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如发生呼吸道阻塞,及时查找阻塞原因,必要时气管切开。麻醉清醒后6h改为半卧位,按时协助病人翻身、拍背,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及时排出气管分泌物,如痰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