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0
文档名称:

中国茶文化概述.ppt

格式:ppt   大小:1,993KB   页数:7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茶文化概述.ppt

上传人:977562398 2022/6/26 文件大小:1.9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茶文化概述.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茶文化概述
第一页,共70页。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世界产茶、饮茶最早的国家,世界第一部茶叶著作——《茶经》,就是出自我国唐代陆羽之手。
如今,饮茶已普及全世界,客来敬茶,已成为我国人民及世界人民交友待客、增进友情的文度的误差,依其发酵程度大约红茶 95%发酵,黄茶 85%发酵,黑茶 80%发酵,乌龙茶 60~70%发酵,包种茶 30~40%发酵,青茶 15~20%发酵,白茶约 5~10%发酵,绿茶完全不发酵。而青茶之毛尖并不发酵,绿茶之黄汤反有部份发酵。   国际上较为通用之分类法,是按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来作简单分类。
*
第十二页,共70页。
按发酵程度不同分类
不发酵茶
半发酵茶
全发酵茶
绿茶
青茶(乌龙茶)
红茶
0%
15%
20%
30%
40%
70%
100%
龙井、
碧螺春等
清茶
***茶
冻顶茶
铁观音
白毫乌龙
红茶
*
第十三页,共70页。
按季节不同分类
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特别是氨基酸及相应的全氮量和多种维生素,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香气蹭鼻,富保健作用。   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及全氮量的减少,使得茶汤滋味、香气多不如春茶强烈。 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高,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 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   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二季生长、摘采,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发黄,滋味、香气显得比较平和。   冬茶、秋茶采完气候逐渐转凉,冬茶新梢芽生长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堆积,滋味醇厚,香气浓烈。
*
第十四页,共70页。
按季节不同分类
月份
节 气
名 称
4~5
清明、谷雨、立夏
春茶
5~6
小满、芒种、夏至、小暑
第一次夏茶(二水茶)
7~8
大暑、立秋、处暑
第二次夏茶(三水茶)
8~9
白露、秋分、寒露
秋茶
10~11
霜降、立冬
冬茶
11~12
小雪
冬片茶
12~4
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惊蛰、春分
天寒茶叶不长芽,实际上这几个月之中还可能会有雨水茶出产(冬三水、 不知春)
*
第十五页,共70页。
按凋萎程度不同分
萎凋,是茶叶在杀菁之前消散水份的过程,分为日光萎凋与室内萎凋。萎凋不一定会产生发酵,制茶过程中,静置而不去搅拌或促使叶缘细胞膜破裂产生化学变化则将不会引发发酵现象。   一般而言绿茶是不萎凋不发酵;黑茶则是不萎凋后发酵;而黄茶是不萎凋不发酵(黄茶是杀菁后闷黄再补足发酵的);白茶为重萎凋不发酵;青茶、包种茶、乌龙茶为萎凋部份发酵茶。
不萎凋茶
绿茶、黑茶、黄茶
萎凋茶
白茶、青茶、包种茶、乌龙茶、红茶
*
第十六页,共70页。
按制造程序分类
毛茶
或粗制茶、初制茶
各种茶叶初制后之成品(含有***、茶梗)统称毛茶。外型粗放。
精茶
或精制茶、再制茶、成品茶
毛茶经分筛、捡梗等精制手续,使其形状整齐,品质划一之成品。
*
第十七页,共70页。
按茶树品种分类
中国地大物博,茶树品种种类繁多。这里选择我国台湾省常见品种介绍:青心乌龙(软枝乌龙、小叶乌龙)、台茶27号(金萱)、台茶29号(翠玉)、铁观音、水仙、四季春.等品种。茶树为杂交之灌木植物,故其变化很大。
*
第十八页,共70页。
按茶树品种分类
青心乌龙
属于小叶种,适合制造部分发酵的晚生种,是一个极有历史并被广泛种植的品种,因此有〔青心乌龙〕,〔种仔〕,〔种茶〕,〔软枝乌龙〕等别名。树型稍小,属于开张型,枝叶较密生,幼芽成紫色,叶片狭长椭圆形,叶肉稍厚柔软富弹性,叶色浓绿富光泽。所制成的包种茶不但品质优良,且广受消费者喜好。
青心
属于小叶种,适制性极广的中生种茶树,常用的别名有〔青心〕。树型中等属于稍横张型,幼芽肥大而密生洱毛,呈紫红色,叶片为狭长略成披针型到长椭圆形,以正中央部位最阔,叶缘锯齿较锐利,叶色呈暗绿色,叶肉稍厚带硬。因树势强,产量高且适制性广,种植面积经常居全省第一,其中以制造乌龙及俗称□风茶的台湾乌龙茶品质最高。
台茶十二号
别名金萱,系统代号- 2027,经过四十三年的选育后,才在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