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太子奶“对赌”败阵.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太子奶“对赌”败阵.doc

上传人:黛玉文档 2022/6/26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太子奶“对赌”败阵.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太子奶“对赌”败阵
钟 华 近日“雀巢并购太子奶案”,令太子奶及其背后的“对赌”游戏成为热议焦点。

作为中国最大的发酵型乳酸菌奶饮料企业,湖南太子奶集团(下称“太子奶”)在经历数次股权更迭、政府强势介入重组后,近的营销网络――在全国30多个省市、3000多个县建立起来的100个营销大区,包括3000多个一级经销商和10多万个二级批发商,以7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高居乳酸菌行业榜首。
但高额返利也摊薄了企业的利润。“太子奶根据经销商的打款额度,一度以100%∶130%的比例发货,另给经销商预留12%-15%利润空间,年底还有其他各种奖项,返回利润总计约45%左右。一共只有50%左右的毛利润,还得考虑到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
2000年,太子奶完成股份制改造后,李途纯又先后投入数十亿元资金,“跑马圈地”般地在北京设立了总部,在湖南株洲(占地800亩)、北京密云(占地500亩)、湖北黄冈(占地630亩)、江苏昆山(占地560亩)、四川成都(占地700亩)兴建了5大乳酸菌奶饮料生产基地,共有生产线50条。2007年年底,该公司宣告全国布点完成。对此,李途纯坦言,“(太子奶)上市之前,把所有的基地建好是头脑发热了。”
同时,李途纯还选择了“多元化”发展途径,行业涉及儿童服装鞋帽、奶制日化用品、湘味特色食品、营养低度酒、房地产、超市、广告传媒等,而这以“多元化”的产业形态没有给太子奶带来更多的财源,反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黑洞”(如童装亏损约1亿元、日出江南超市亏损约2000万元等),直到2006年年底三大投行入驻,太子奶才将这些非主营业务剥离。
此外,在太子奶“多元化”发展过程中,李途纯家族成员成为了“太子奶帝国”下辖部门或企业的“一方诸侯”(如弟弟与弟媳负责采购、妹妹负责印刷、妻子负责童装与广告、妹夫负责总公司北京市场、20出头的儿子负责北京子公司等)。“(李途纯)曾在一次省级代表会议中说,***(指非法占有)在20万元以下的,他就不予追究了,但超过20万元的要查――以致有省级代表会后大呼李总‘义气’。”
到2007年年底,三大投行要举行“期末考试”,据说李途纯为做好财务报表,交出了一份年度销售约30亿元的“答卷”,不惜多付出近1亿元的税金。太子奶的销售收入到底有多少?据了解:被吹嘘为“赢得了8亿元订单”的1998年(当年成为央视“标王”),其实际销售约3000余万元,2001年约5000万元,,。“问题就出在这里,食品行业是一个轻资产、重流动性的行业,你二三十个亿的总资产,只做了十来个亿的销售,这样的资产配置迟早要出问题。”

“最后一根稻草”还是债务

根据2008年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尽职调查报告显示:太子奶总资产为26亿元,,其中,包括花旗、建行、,经销商约4亿元,供应商约3亿元,,内部集资款超过9000万元等,共有债权人超过7300人。正是巨额债务“吓退了”那家本欲以50亿元收购太子奶的国际顶级食品企业。





2007年下半年的原材料上涨也许是导致太子奶危机总爆发的直接诱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