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福星工程”建设经验材料
以人为本 开拓创新
全力推动“福星工程”建立
为了适应农村税费改革要求,切实保障我市农村五保对象根本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去年以来,我市努力从实现基层弱势群体愿望启程,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踊政策规定,从2003年起,按分散供给人年平800元,集中供给年人平1200元的标准,将五保供给经费从中心转移支付资金中单列出来,划入财政社保专户,实行专户管理,社会化发放,仅去年一年,全市共从中心转移中列支五保供给经费373万元,今年前三个季度,共列支五保供给经费292万元。供给经费单列,为五保实施集中供给供应了强有力的经济保障。一些乡镇由原来担忧老人生活费难到位不敢大力实施“福星工程”转为加大力度实施“福星工程”。
四、发挥示范作用,全面推动“福星工程”
由于“福星工程”是新生事物,为了切实办好这件利民工程,我们先期在踊跃性高的马鞍、刘家隔、南河、沉湖、垌冢、立新等乡镇开展了“福星工程”试点工作。事实证明,“福星工程”不仅让五保对象受益,由于五保集中供给客观上减轻了村集体负担,又增加了政府威信,因此也深受镇村两级政府欢送。我们快速总结经历教训,召开全市“福星工程”现场会,介绍了六个地方的先进经历,并出台政策,采纳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农村福利院建立先进乡镇,促进其它乡镇快速行动,全面实施“福星工程”。
为了进一步发挥先进福利院的示范作用,标准福利院的内部管理,今年四月,我们对全市农村福利院院进步行了一次全面培训,培训通过听取先进院长介绍经历及现场参观先进福利院的方法,让大家广泛沟通,取长补短,并对内部管理进展了标准。这次培训净化了院长们的思想,提高了院长们的素养,增加了院长们的信念,为我市农村福利院的管理书写了新的篇章。现如今的汉川,“福星之花”全面绽放,马鞍、刘家隔、南河、垌冢、沉湖、二河、马口等福利院已形成规模且各具特色,特殊是省慈善总会慈善款资助修建的马鞍乡中心福利院,是在闲置的惠湾中学根底上改扩建而成,依山傍水,鸟语花香,环境优雅,住进去的五保老人尤如进了一所疗养院。省慈善专款资助修建的刘家隔镇其次福利院原址是一所镇中心小学。这所福利院独具特色,犹如北京的四合院,小巧而显紧凑,精致而显温馨。老人们住在这里就象住在一个大家庭,互帮互助,其乐融融。田二河镇中心福利院在原有根底上扩建而成,小桥流水、楼台亭角,是一处美似天堂的好处所。每个福利院都成立民主理财小组、生活管理委员会、卫生委员会,兴办了图书室、消遣室,院长与院民溶为一体,院民与院长亲如一家,老人们视院如家,爱院如家。福利院实实在在成了老人们安享晚年的天堂,很多社会上的老人也都艳羡不已,要求入院。如刘家隔镇第一福利院建成后,由于管理有方,院民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甜甜蜜蜜,连毗邻的其他县市的老人都要求入住该院。更有意思的是刘家隔镇其次福利院还未开院,就有十九名五保老人自背行李住进了福利院,使得当地政府不得不提前开院,好照看这十九位老人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