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作为一名村长发声亮剑 [刘继台:残疾村长要“亮剑”]
2很穷,出来一趟很不简单,我可以协助你们搞卫生,你就把我拉到广州吧。”列车长了解他的状况后,很怜悯他,把自己的饭菜端给他吃,并破例容许让他清扫卫生抵车票。到广州下车时,列车长硬塞给他15元钱。 到广州后,他发觉这里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找份工作太难了,尤其是残疾人,到处碰壁,没多长时间钱就花光了。一个偶然的时机,他在《广州日报》上看到介绍谢岗镇一家地毯厂的文章,这个地毯厂离广州200公里,他铁了心要登门学艺,没有路费就走着去。 200公里的路,他走了五天五夜,双脚都起了水泡。干粮吃没了,就要点儿吃,有时候饿急了,就跑到地里掰人家几个生香蕉吃。 到了地毯厂,厂长见他衣服破旧,蓬头垢面,当即叫人把他轰了出去。他坐在大门口,放声痛哭。听了他的哭诉,厂长非常感动,就留下了他。等他驾驭了织地毯的技术,却又为回家的路费发愁。他就向行人讨要路费,三天乞讨到18块6毛。一位好心的教师送给他一些衣服,又给了他50元钱。半年多过去了,他才踏上了回家的火车。 回乡创业的收获 回到家乡,刘继台借遍全村人家和亲朋好友,办起了一家福利地毯厂。一年下来却赔进去5000多元。父亲怕他承受不了打击,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让他进城接班。刘继台不服输,让弟弟接班进了城市,自己在老家接着干。到11018年底,厂子走出低谷,扭亏为盈还为国家创汇80多万元。企业规模扩大了,开展到70多个分厂,职工1200多人,除了残疾人外,大局部是从贫困山区来的农夫。 地毯厂办成了,身体有残疾,行动不便利,刘继台的脑子却没闲着,总想搞点别致工程,搞出自己的特色来。 11017年春节期间,他从《山东科技报》上一篇介绍有关蜘蛛的文章中得知,有一种以毒性大、个头大而被称作“世界蛛王”的捕鸟蜘蛛,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开发前景广袤,人工饲养却还是一项空白。但是捕鸟蜘蛛只生活在南方原始森林里,于是刘继台只身去广西的玉林和云南、海南等地的森林考察。他买了几个吊床和一些食物,打算了足够的捕蛛用具,找到几个捕蛛能手,就进了森林,亲自视察探究捕鸟蜘蛛的生活习性。刘继台在原始森林中足足呆了两个月,最终花11万元,请捕蛛能手捉了145只捕鸟蜘蛛。 回家后,他自己摸索着试养,吃住也在蜘蛛房里,一年后他驾驭了第一手资料,写了5万字的笔记和两万字的《捕鸟蛛饲养技术》。 蛛毒在国际市场上一克能卖1010多元,天津、武汉等6家制药厂的科研机构找到他,盼望共同开发探究利用蛛毒。养殖平安是摆在刘继台面前的头等大事,人一旦被蜘蛛咬伤,如不挽救,就有生命危急。然而怎么解蛛毒都还是个空白。依据捕蛛能手们的经历,刘继台拿自己的身体连做了三次试验,最终解决了这个难题。 刘继台的家乡顺平县被称为“中国桃乡”,县里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已连续举办了七届桃花节。然而,游客除了欣赏桃花、吃农家饭外,因缺少特色旅游纪念品,往往空手而归,感到有些美中缺乏。瞄准这一时机,刘继台想到了创办了一家桃木工艺品公司。 2004年8月,刘继台到陕西宝鸡拜师学艺,攻克了桃木易裂、易蛀的难题。他还向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