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聊斋志异》及其《促织》导读.doc

格式:doc   大小:108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聊斋志异》及其《促织》导读.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5/25 文件大小:10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聊斋志异》及其《促织》导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之《促织》赏析湖北当阳祖铨一、蒲松龄的生活和《聊斋志异》的创作清代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最后阶段, 是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期, 也是古典小说发展的总结期。代表这高峰和总结的是两部伟大的作品,一部是《聊斋志异》,一部是《红楼梦》。《聊斋志异》是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总结, 《红楼梦》是古代长篇小说的总结。唐宋以后, 古代小说的发展出现了文言和白话两途, 白话小说以其语言的通俗和内容的贴近现实而得到广泛的传播, 取得了压倒的优势; 在唐传奇的高峰以后, 文言小说虽然代不乏作, 数量亦相当可观, 但是有影响的***佳作却非常少。宋代“说话”艺人总结他们的艺术经验说:“话须通俗方传远”。这里的“话”是故事的意思, 但无疑也包含了语言的因素在内。《聊斋志异》的语言用的是相对比较典奥的文言,远不如白话小说那么通俗,但它在中国广大群众中的影响,却几乎同古代通俗的长篇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相媲美。这说明, 《聊斋志异》在思想艺术上有足以克服其语言障碍的独特成就。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虽然写的大多是一些花妖狐魅的故事,充满奇思异想,但它却深切地反映了现实的社会人生, 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这是它受到广大读者喜爱的根本原因。而这些,又都是同蒲松龄的生活遭遇、生活体验和文化素养分不开的。蒲松龄(1640 —— 1715) , 字留仙, 又字剑臣, 淄川( 今属山东淄博市)人。他出生的村庄原名满井庄, 村口有一眼泉井, 泉水清澈四溢, 四周翠柳掩映, 他因自号柳泉居士。他生活于明末清初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一个黑暗腐朽的时代。连年的战乱和自然灾害, 加上繁重的科税和贪官污吏的敲剥, 使广大人民遭受深重的苦难。这都是他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的, 自然会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重要的影响。蒲松龄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却功名不显的家庭。父亲蒲槃虽然弃儒经商, 但他广读经史, 学问渊博, 在思想和文化教养上都对蒲松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蒲松龄从小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有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他自幼聪慧好学, 19 岁时就连续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中了秀才。他热衷功名, 热切地希望能通过科举考试进人仕途, 实现他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但考了几十年却连一个举人也没有考中,直到 72 岁时才援例被拔为岁贡生,但这时对他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对科举考试的热衷和失败, 使他对科举考试制度的弊端和***, 以及落第士子的内心痛苦, 都有极为深切的体验。这就使得揭露和批判科举考试制度, 成为《聊斋志异》的重要内容。蒲松龄的一生,绝大部分是在山东农村度过的。但在他 31 岁那年,曾经有一次南游的经历。这就是他应同乡好友在江苏扬州府宝应县任知县的孙蕙的邀请,到那里去做幕宾。幕宾相当于今天的私人秘书, 在封建时代就是替人捉刀的文犊师爷。这是他一生中惟一的一次离开山东农村, 也是他足迹最远之处。他应幕到南方, 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为了生计; 二是因为岁试和科试都不得意; 三是出于朋友的情谊。孙蕙, 字树百, 比蒲松龄大 9岁, 是蒲松龄的同乡好友。在淄川是个富室,家中有园林,堆岩布壑,有山有水。这次南游的时间,是从 1670 年秋到 1671 年秋,即蒲松龄 31到 32 岁。他同孙蕙虽为朋友,但毕竟有主宾之分, 蒲松龄不免时时有寄人篱下之感, 加上他时时惦念着参加科举考试, 所以刚一年时间就辞幕返回故里了。这段经历虽然时间不长,且生活很不得意,但对他的思想和创作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首先是南方的自然山水、风俗民情, 开阔了他的眼界, 陶冶了他的性情。江南自然山水对蒲松龄创作的影响还不止于精神上的陶冶,对他《聊斋志异》的创作也有直接的意义。其次, 是深切地感受到即使在号称富庶的南方, 人民的生活也是同样悲惨, 社会矛盾也是同样尖锐的。他在这时期所写的诗中,以同情的笔墨表现了高邮人民所受的水灾之害。包括南游的这一年在内, 蒲松龄亲身经历和目睹的人民的苦难和血泪, 以及由此产生的满腔的优愤,便成为他创作《聊斋志异》重要的生活基础和思想基础。幕宾的身份还使他有机会广泛接触封建官僚,并熟悉官府的种种黑暗内幕和政治***。从《聊斋志异》反映政治黑暗的篇章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他从生活中直接得来的鲜活体验。另外, 孙蕙喜欢蓄***养优, 这又使得蒲松龄有机会同南方受封建礼教影响较少、思想比较开放而又富于才情的歌***舞女们接触, 并同她们中的一些意趣相投、才情出众者, 建立起深厚的情谊。南游归来以后的生活, 是一边舌耕度日, 一边积极准备科举考试, 生活是极其艰苦的。王洪谋《柳泉居士行略》云:“自是( 指北归) 以后屡设帐绪绅先生家, 日夜攻苦, 冀得一第。”这是他主要的奋斗目标. 也是他主要的生活内容。与此同时,他也在奋力写作《聊斋志异》, 创作他的那部寄托孤愤的“鬼狐史”。“屡设帐”, 所指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