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教师节手抄报素材:教师节感恩
柏林格说:1520年以来,全世界只有85个机构存活至今,其中50家是大学;哲学教授姚国华言:中国20世纪全部的傲慢,都归结到中国能够在最无望的时候,有很少的一些中国人,他们竟然能够办起几所大学或准大学,支
小学教师节手抄报素材:教师节感恩
柏林格说:1520年以来,全世界只有85个机构存活至今,其中50家是大学;哲学教授姚国华言:中国20世纪全部的傲慢,都归结到中国能够在最无望的时候,有很少的一些中国人,他们竟然能够办起几所大学或准大学,支撑起整个民族的文化。
“那么几家机构”、“那么一些人”……那些在贫瘠的土地上制造丰盈的盼望的“人”,我们真心关注过他们的欢乐吗?XX年我们教师节的主题是“荣耀的人民教师”,XX年是“爱与责任”,今年是“为了农村的孩子”。这已经是中国的第22个教师节了,当我们在节日对他们讲“荣耀、责任、奉献”的时候,他们的人本主义欢乐却成了始终被赊欠的帐单,我们应当还记得那项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安康调查的结果——80%的教师感觉压力大,10个教师3个倦怠工作,一半以上的教师有眼病和咽喉疾病……是的,那个教我们写名字、带我们识数字的教师,他不是道德工具教化机器啊,首先他是一个“人”,圆满的是:千百年来中国文化传统始终将教师角色的社会认同“神圣化、悲情化、妖魔化”着:所谓“天地君亲师”,教师在学问、才智、人格上被抽象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接着我们用蜡烛、春蚕,眼泪、疾病给了教师群体悲情主义的文化匡定;于是教师的错误是动辄得咎的、是不行原谅的,一个人的过失都足以让整个群体蒙羞……在这样一种宏大的社会语境下,教师,你真的欢乐吗?
祝愿教师、感念师恩,就请首先复原教师的“人”的对等身份吧。欢乐与敬重,不是非要以贫困、坚守、挣扎、超负荷为本钱。在新近“取消教师终身制”的寓言里,我们一边以市场化、功利化、甚或官僚化的治理法则尽力把教师复原为市场“打工者”,另一方面又要以高尚化、美学化的道德法则要求他们在新课改的号角里抛开名次俗念关注学生的自由进展,那么教师的身份定位究竟是什么?教师既要是学科专家,又要是心理医生,还要是道德楷模,但另一方面,他们“全面自由成长”的空间日益狭仄,“期望值”和“赐予值”之间的